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8365903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里程桩号:K1+436.190K2+518.90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目 录1前言21.1工程概况2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31.3勘察工作情况31.3.1执行技术标准与依据31.3.2勘察阶段、勘察等级的划分31.3.3实物工作量的布置及勘察范围的确定41.4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51.4.1完成工作量51.4.2质量评述52工程地质条件62.1地形地貌62.2 气象水文62.3地质构造72.4地层结构72.5水文地质条件82.6不良地质现象及区域地震条件9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93.1工程地质分层93.1.1素填土试验成果的统计分析93.1.2粉质粘

2、土试验成果的统计分析103.1.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的统计分析103.1.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13.2岩土设计参数的确定113.2.1素填土设计参数的确定113.2.2粉质粘土设计参数的确定113.2.3岩石设计参数的确定113.2.4土石的可挖性分级123.2.5路基干湿类型124工程地质评价124.1特殊性岩土评价124.2地震效应评价124.3地下水作用评价134.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134.5岩土均匀性评价144.6持力层稳定性评价144.7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144.9周边建筑相互影响评价194.10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评价194.11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205 结论与建议205

3、.1工程地质勘察结论205.2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议20附 图1、图例 (NO.0)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500(NO.1)3、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1:500(NO.2-119)4、钻孔地质柱状图 1:200 (NO.3-155)附 表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表12、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附表23、超重型触探试验成果表 附表34、简单平面滑动稳定性验算表 附表45、人防洞室相关表格 附表5附 件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书 附件12、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 附件23、工程地质勘察方案(勘察纲要) 附件34、道路设计纵断面 附件45、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YT2017-3165) 附件

4、56、测量成果 附件67、勘察阶段判定表 附件78、勘察等级判定表 附件89、勘察范围判定表 附件9 1前言1.1工程概况受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接了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里程桩号:K1+436.190K2+518.901)勘察任务(详细勘察)。 建设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衔接猫儿石建新西路四期天原厂段和鸿恩寺西侧道路。建设项目为城市道路。根据设计:建新西路四期长安厂段道路延长线起点里程K1+436.190m,终点里程K2+480m,全长1043.81m。道路全宽26m,行车道全宽16m,为双向4车道,为城市次级干道级。设计行车速度40km/h,最

5、小曲率半径R=14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35m,最小竖曲线半径R=1000m。纵断面设计:纵向上共设5个变坡点,最大纵坡7.0%,最小凸曲线半径为1500m,最小凹曲线半径为5000m。横断面设计:标准路幅宽22.5m,具体分配为:22.5m=3.50m(人行道及绿化)+7.50m(行车道)+0.50(隔离带)+7.50m(行车道)+3.50m (人行道及绿化)。路面设计:(1)车行道: 细粒式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上面层厚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厚6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0.7cm 、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

6、20cm。(2)人行道: 61020cm透水砖、1:3 水泥砂浆找平层2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10cm、级配碎石垫层5cm。路基设计:(1)填方路基:由于两侧地块有待开发,路基边坡尽可能考虑按自然分级放坡处理。当填土高度H8m时,填土边坡坡率采用1:1.5;当填土高度8mH20m时,上边坡8m边坡坡率为1:1.5,8m以下边坡坡率为1:1.75,且在8m分级处设一道2m宽的平台。在坡脚设置0.6m0.6m的梯形临时排水沟,直接在人工挖掘出的土沟上用2cm厚M7.5砂浆抹面。路堤高度大于4m的路段,道路的人行道外侧需设置人行道石栏杆,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在自然横坡较陡、地面破率大于1:5

7、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2)挖方路基:挖方边坡采用自然分级放坡,分级高度8m,分级平台宽度为2m。中风化及微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为1:0.5,土质及强风化岩质边坡为1:1.0。设计结构:K1+540K1+670左侧设计1#板肋式锚杆挡墙一处,长144m、墙高14.0m;K1+700K1+920左侧设计2#板肋式锚杆挡墙一处,长223m、墙高32.0m。K K1+920K2+280设计隧道一处,为双洞体结构,单洞宽9.00m、洞内净空高6.80m,隧道全长460m、埋深722m,其中隧道暗挖段340m、隧道明挖段120m;K2+280K2+430

8、车行道两侧设计2#桩板挡墙一处,长155m、墙高7m。周边用地及在建工程:K1+436.19K1+920两侧为拟建长安1862项目,与拟建道路沿线交接处有众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项目实施方案未定,需密切接洽;K1+920K2+400左侧为在建绿地海外滩商品房住宅项目;K2+200K2+480右侧为已建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厂片区安置房工程(K19地块)。本工程由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设计图号未提供。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为了查明道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为设计方案提供所需地质资料,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方)特委托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方)对该

9、场地进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并遵照设计方提供的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是:1、查明场地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等情况;2、查明场地沿线各岩土层的结构、厚度、基岩埋深,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方案;4、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5、查明地下水的来源、性质、水位高程,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6、查明沿线内有无暗埋的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埋藏物;7、对拟建隧道围岩类别分类、评价道路路基干湿类型、土石可挖

10、性分级;8、其它:提出支挡结构、隧道的可行的基础方案建议。1.3勘察工作情况1.3.1执行技术标准与依据主规范:(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辅助规范:(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版))(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8)公路工程抗

11、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10)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1)勘察纲要(于2018年4月26日申报)(12)合同、委托书及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3.2勘察阶段、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的通知)附表2判定:本次勘察无需进行可研阶段勘察、需作详细勘察(附件7)。建设工程为道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建筑单项中存在岩质高边坡,建设工程总体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较复杂,判定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为较复杂,判定为二级。勘察等级判

12、定为甲级、综合判定为甲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判定表见(附件8)。根据“规范”及委托书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本次勘察采用工程钻探为主,配合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物探、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等工作手段。1.3.3实物工作量的布置及勘察范围的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渝建2013345号文(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要求,经现场踏勘,结合该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我公司编制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沿拟建道路横向和纵向布置了剖面线。其钻孔间距50100m。共布钻孔108个,

13、钻孔深度进入预计路基或预计独立基础以下35m、桩基础58m。对勘察区周边的勘察范围判定见(附件9)。勘察钻孔按道路类型(一般道路、挖方道路、填方道路、半挖半填道路)及隧道部分的深埋、浅埋和明挖分别确定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则确定,取样以重点照顾支挡部位岩体、兼顾一般路基持力层,重点照顾隧道和防空洞深埋段围岩体、兼顾隧道浅埋段和明挖段岩体的原则进行。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 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规范相关规定:本次勘察勘探线间距填土地区、现状边坡地段按4060m布置,钻孔间距原则上按不大于40m进行布置,工作量在做到满足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周边地块和已勘察路段资料,尽量做到经济合理,主要考虑每一处支挡结构和边坡可能的处理方式。孔深控制以查明路基、边坡和地下洞室为控制依据,钻孔深入边坡坡脚和防空洞底板以下35m。本次勘察收集利用6份地质勘察报告,名称如下:1、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四期(天原段)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里程桩号:K0+000.000K0+904.244)(一阶段详勘)(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