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49978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2、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

2、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4、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5、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

3、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8、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CCH4DC2H4O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4、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2、“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13、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倾斜U型管,

5、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14、“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1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6、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

6、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7、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加入CaO加入Ca(OH)2升高温度降低温度ABCD18、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A1B2C3D419、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

7、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AH2SO4、Na2SO4、BaCl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20、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_量出体积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_,而且使视线与量筒内

8、液体的_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2、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写两条即可)3、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式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

9、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g.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是_。(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混合均匀后,分子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

10、是_。(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_。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

11、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洗涤、干燥。(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填标号)。A 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 数据

12、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

13、质量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D3、B4、B5、D6、C7、C8、B9、C10、C11、C12、B13、C14、B15、A16、B17、C18、B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量筒 在水平的桌面上 凹液面的最低处2、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3、5:16 250 56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继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2、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过滤 乙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 g 4.4g2、(1)13g ;(2)19.6%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