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644729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下册数学教案-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下计算总复习教学内容:一下总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会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计算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3、 通过复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教学重难点: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 导语:上节课我们复习了认数。进一步巩固了数的大小、顺序、组成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数的计算。(揭题板书)2、 回顾梳理:关于计算,本学期你学了哪些知识,我们

2、一起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成一列火车的形状,一节车厢写一个知识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口算”“笔算”“估算”)(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回忆:139,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在第一节车厢继续板书“平十法”“破十法”“想加算减”)谁能说说147这题的口算过程?2、 开火车:12=14=16=5=9=6 5+3=13=12=17=8=7(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1、口算一组题目:选择几题说说口算过程 (1)41+5 23+5 47+5 25+5 32+5 18+5 40+5 (2)41+50 23+50 47+50 25+50 32+50 18+50 40+50 比一比

3、这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口算的方法是怎样的?(第一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都是加5,表示5个一,要加在个位上;第二组都是加50,表示加5个十,5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2、再比较第一组的7道题目,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的个位相加不满十,有的个位相加满十,需要进一)3、 带着这些方法继续口算一组: (3)726 816 976 646 886 636 766 (4)7260 8160 9760 6460 8860 6360 7660请你也像刚才一样,选择几题说说口算过程。你能告诉大家做这些口算题要注意什么?通过计算和比较(1)(3),一方面再次明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

4、加法还是减法,无论进位或不进位、退位或不退位,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都可以先算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减,再把算出的结果与整十数合起来。通过计算和比较(2)(4),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整十数表示的是多少个十,所以要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减。4、 小结:刚才我们回顾复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车厢里板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5、两分钟口算比赛: 55+30 24+7 3520 7840 55+3 24+70 35+50 784 55+9 70+24 35+5 78+4(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1、 在自备本上列竖式计算:(1) 16+35 16+53 (

5、2) 93-42 9324校对反馈:说说计算过程。(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十位退一做十)说说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 填数游戏:(数字谜)(1)9-42 4+53退位减法 进位加法(2)5 8 6 6 +8 -3 7 8(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1、估一估,判断下列哪些算式的结果是五十多,再列竖式计算。23+29 35+15 19+29 7224 6815 9034 2、不计算,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0+4343+30 63+ 9 39+ 6 58- 458-40 92-35 65-3548- 684- 6 31+ 8 91-10(五)练习巩固1、简单实际问题原有56个( )个46个卖出30个20个( )个还剩( )个18个5个2、思考题:用1、2、4、5四张数字卡片,组成两个两位数,再按要求算一算:差最大:=和最大:=3、 小结:今天我们复习巩固了计算,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到了平十法、破十法、想加算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估算,相信大家都有一些收获。以下是今天的作业,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次再见。4、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