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644339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1、 看拼音,写词语。2、 按照课文原句填空。(1)眼前_,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_,我又感觉_,准会_,_。记金华的双龙洞(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_的暴雨里,在_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的时候,无日不_。夹竹桃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叶圣陶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

2、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

3、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选自叶圣陶作品精选:稻草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1)“飞珠溅玉”的意思是_,在文中描写的是_的景象。(2)作者说的“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用“_”在文中画出来。假如你在这样的境界里,会有怎样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吧。_(3)阅读选文的第3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这时作者看瀑布是仰望的。_“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写出看瀑布的时间是黎明。_“千万支银箭”指的是瀑布的水流。_作者说这个比拟“意境高得多了”是在批评双龙洞。_(4)下面的文字出自徐霞客的游记,从内容看,可以知道描写的是()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

4、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A双龙洞 B冰壶洞 C双龙洞和冰壶洞(5)通过阅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_4、 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上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1)作

5、者一路上看见了哪些景物,请写下来。_(2)请完整地说一说双龙洞在哪儿?_(3)用文中划线的词语造句。_(4)你从“一路迎着溪流”知道了什么?_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

6、,应查字母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再查_画。(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根据_ 器物_ 其余_(3)用关联词语造句。即使也_(4)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想象其中两种,运用比喻把它们写具体。_6、 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即使(j j)_ 溪流(x q)_ 孔隙(kn kn)_似乎(s sh)_ 调子(tio dio)_ 一簇(z c)_系绳子(x j)_ 盘曲(q q) _ 臀部(din tn)_7、 课内阅读。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者八百人开个

7、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突兀:_聚集:_(2)外洞的特点是_。(3)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_和_这两个说明方法来说明外洞的大。(4)“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_比作_。8、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A虽然但是 B无论都 C如果就D因为所以 E既又 F与其不如_你怎样劝说,他_不愿意回家。姐姐是个_聪明_用功的学生,她常说:“_现在不抓紧时间学习,_学不到更多的知识。”_贝多芬晚年耳朵聋了,_他仍然坚持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下岗工人_在家唉声叹气,_振作精神,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_地球有吸引力,_树

8、上的苹果只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9、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荷花 每当我去公园玩,总要去池子边观赏那洁白的荷花。荷花,它出污泥而不染,总是保持着自己洁净的本色。 荷花的花瓣,呈瓜子形,洁白似玉,花里托出一个倒过来像个小窝头一样的深绿色莲蓬。远远看去,荷花的花瓣组成了一个精巧的五色摇篮,莲蓬像一个婴儿躺在里面。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左右摆动,就像慈爱的母亲在摇着摇篮,哄自己的孩子入睡。 荷花下面是一杆碧绿的茎,一直插到水下的污泥里,再由粗壮的根长出一节节的鲜美的藕。清澈(ch)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荷叶,上面托着几颗水珠,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从荷叶这头滚到那头,真有趣。 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

9、爱。我爱荷花!(1)这篇短文是围绕_来写的。(2)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可爱,作者先写了荷花的_,接着写了_、_、_、_。(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赏_ 保持_ 精巧_慈爱_ 顽皮_ 洁净_(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选一个抄下来,并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句:_把_比作_。11、 名家名篇回顾赏析。(1)季羡林的夹竹桃:“月光下的夹竹桃,花朵是_;但是香气却_,_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袭”字生动地写出了_。(2)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_,到_,到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贴”准确地写出了作者乘船的姿势,也形象地写出了_。11、

10、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蜿蜒:_。颜色各异:_。(2)文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_、_。(3)把文段中具体说明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的句子画上“_”。(4)石钟乳和石笋还有个特点是:_。(5)作者在洞内看到的景物有:_。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河处悄来缥(pio)渺(mi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