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doc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83615318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

2、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那么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假设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三国志魏书十一裴注1、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皆就陈君学 2咸竞为善3盗者不爱其死 4皆亲骖乘适烈私馆2、用现代汉语解

3、释以下句子1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2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3、以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B.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C. 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 D.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4、王烈“育人为务的具体做法有二:用文中语句回答一是: 二是: 5、以下说法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烈为父守丧三年为“孝,遭遇荒年分送粮食于乡亲为“仁。B.王烈重视道德教化,讲究教化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C.王烈道德高尚,时人都惧怕不敢闹纠纷打官司。D.王烈名望极高,淡泊名利,为民避乱世于农耕。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那么

4、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假设匡庐,假设罗浮,假设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那么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对作者“意难绝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是飞泉亭造成的 B、峡江寺位于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C、奇树根分而枝合 D、飞泉亭特点与作者追求完全相符3、作者在写飞泉亭之前,历数令人神往的九州飞瀑,其用意是 4、第五段“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用一“云字的表达效果是 5、概括作者在飞泉亭观瀑的特殊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