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讲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讲稿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全市质量工作,进一步加强安排部署,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就做好全市质量发展工作,我讲三点意见。第一,要深化认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自觉推进质量提升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把质量发展作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在多个场合,*也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关于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定位、全面具体的部署要求,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特别是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质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20年*月*日,省委召开的全省质量发展大会,*书记和*省长分别作了重要批示和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质量工作不仅是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市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工作定位,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推动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质量强则产品强,质量兴则经济兴。近年来,我市把质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经济发展
3、综合测评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前列,质量工作取得可喜成效。一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目前,食品合格率达到*,远高于“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工业产品上半年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药品合格率、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等重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二是工程质量持续稳定。全市建筑、交通、水利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等三项指标连续三年保持100。各类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签订率100,竣工工程永久性标牌设定率100。三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共有中华老字号*个,驰名商标*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个,省名牌产品*个、服务业名牌*个,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上线*市名牌产品*个,创历年新高。
4、四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市获得*个“*市旅游服务之星”,名列全省第一;获得*个“*市满意旅游企业”,名列全省第二;成功创建*个星级乡村旅游村寨、乡村旅游客栈、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位居全省前列;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个。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市质量发展工作存在的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产业供给体系不优。全市农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工业经济总量小,高科技企业占比不高,资源型产业比重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多元共建共治不强。各县(市)质量发展工作不平衡,市直部门未真正形成共抓的合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5、不够强,创新发展环境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名优品牌数量不多。区域内许多产品主要是以代工的方式生产,自主创新品牌相对较少,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品牌更少,影响力有限。四是质量技术基础不牢。全市范围内检测机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各类资源重复配置和缺少配置现象并存,检测机构布局不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质量技术基础能力提升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自觉,紧紧依托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优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安排部署,创新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要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质量工作向纵深
6、发展一要全产业推动质量提升。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提质强效是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在农业方面,要突出抓好农业有效供给。要坚持因地制宜,围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牧业等主导产业,编制产业发展方案和专项调度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扎实抓好技术帮扶、质量管控和组织化经营等工作,加快推动全市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生产出更多优质生态畅销的农特产品。在服务业方面,要把推进旅游服务提质强效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丰富提升旅游体验产品、完善基础服务配套、规范行业运营秩序,提升从业质量水平,切实把我市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等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各县(市)、各行业主管
7、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发展、服务管理,促进行业自律,确保生产性、生活服务业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数稳居全省前列。在工业方面,要以“双千工程”为主抓手,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着力培育引进一批重大高端产业项目,不断拓展和完善相关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能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突出以*等为重点,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促进重点行业、关键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其他行业、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提升工业发展整体质量水平。各县(市)、各部门,特别是*等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更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二要抓重点推进质
8、量工作。要着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坚持以“安全优质”为工作原则,突出流程管理。在规划设计环节,要坚持科学论证、科学决策、科学勘察,既保证设计质量,又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建设管理环节,要全面落实建设工程主体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主体责任;在验收移交环节,要严格验收标准,精心组织现场确认,力争到2022年实现全市大中型工程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率稳定在100,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要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土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
9、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全力保障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市各级zf系统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探索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网上办理和“最多跑一次”行政许可服务,在年底前,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接下来,还要稳步实现全市“一张网”办事、“零跑动”审批,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争做打造“*质量”的表率。三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既体现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也是定位*地域形象的鲜活代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下足功夫加强建设。要大力培育产品品牌。以*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市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各级z
10、f质量奖及提名奖、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到2020年基本建成*等特色农产品系列品牌,不断充实农产品品牌体系,实现“*品牌”数量、质量双提升。要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粮食局等部门要加大对获奖企业、知名品牌的宣传力度,紧抓*等机遇,实施“互联网品牌”行动,特别要重视将产品属性与文化因子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属性的传播力和渗透性,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政策。各县(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省名牌产品和获奖企业在各自行业、领域中的标杆引领作用,在政策、金融、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支持,积极组织开展各
11、类质量提升行动,有效带动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四要多角度夯实质量基础。我们要从质量技术基础、质量安全基础和质量发展动力基础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要高度重视质量技术基础工作。质量技术基础包含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是保障质量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对质量提升工程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各县(市)、市市场监管局要高度重视质量技术基础工作,创新思路方法、体制机制,整合现有检测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优质产品,加大质量技术投入力度,健全标准体系,建强检验检测机构,着力提升检测把关服务能力。要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各县(市)、各部门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
12、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推进成果加速转化应用,不断夯实质量提升的动力基础。尤其要针对创新活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精准质量提升帮扶行动,提供中小企业质量、计量、标准、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公益培训,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精益生产、卓越管理、创新发展,打造一批质量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市场活力主体。要切实管控质量安全。要紧盯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排查质量隐患。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农产品等重点消费品质量,要大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建立健全质量抽查、分级监管等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
13、统性质量安全事故。对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和质量安全事故,必须要全面曝光,严查重处,形成震慑。第三,要形成合力,深入构建质量工作的共治格局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中央、省市有关质量工作文件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学习,特别要认真组织学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论述,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打造,定期研究质量工作,不断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对质量、名牌、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等工作的奖励支持力度,对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龙头企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企业,以及在有关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和突出
14、个人进行奖励,不断强化激励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工作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二要提升共治水平。质量工作关联方方面面,涉及所有人利益,既要坚持全域抓,又要坚持全员管。除了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外,还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统筹做好质量共治工作。各县(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社会舆论监督体制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引导消费者积极理性参与质量监督。要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支持引导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等加强内部监督,规范会员行为,面向企业推广质量改进和效益提升方法。要全方位
15、加强质量教育宣传示范,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曝光相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质量标杆企业和先进个人,曝光惩处影响全市质量建设的问题典型,努力营造zf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群众关心质量的环境和氛围。三要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质量的主体,提升质量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在质量工作中的关键主体作用,加强研究、强化举措,帮助支持企业坚决扛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保险、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形成逐级倒逼、明细明确的质量安全责任链条,确保企业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和法定义务。要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引导支持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企业主体向管理要质量、增效益的能力。要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理念,把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员工和行业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