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83607891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高考生物实验部分主干知识精选41分子与细胞(实验)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 甲基绿能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以利于染色。步骤器材与试剂作用与原理 制片 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0.9% 的NaCl溶液滴 载玻片烘干 0.9% 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维持细胞形态。 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 水解8% HCl中30保温5分钟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 冲洗用蒸馏水缓流冲洗10分钟洗去

2、浮色 染色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 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实验结果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实验结论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对比DNA + 二苯胺 (沸水浴加热) 蓝色2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1、什么是还原性糖: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非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糖元。2、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实质:还原性糖将Cu(OH)2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步骤操作方法选材含还原糖较高的植物材料;材料颜色白色或近于白

3、色(目的是避免遮掩实验本身产生的颜色)制备组织液制浆过滤取液呈色反应 加入组织样液2ml 加入刚配好的斐林试剂1ml 50-60温水浴加热2分钟结果:颜色变化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氢氧化钠)和乙液(0.05g/mL的硫酸铜)等量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先变棕色,最后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22脂肪的鉴定1、脂肪 + 苏丹 (2-3分钟) 橘黄色2、脂肪 + 苏丹 (1分钟)红色步骤操作方法方法一花生子叶匀浆 + 3滴苏丹 (2-3分钟) 红色方法二(1)取材花生种子浸泡,切成薄片(2)制片取最薄的切片,滴加2滴苏丹,1-2滴

4、50%酒精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3)观察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23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环境下能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步骤操作方法(1)取材鲜肝提取液或豆浆、牛奶(或蛋清)(2)呈色反应 样液中县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2ml。先加A液目的是创设一个碱性环境。 加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的硫酸铜溶液)34滴。B液不能过量,原因是:过量会与Cu(OH)2反应生成蓝色,遮掩反应本身的颜色。结果:颜色变化出现紫色反应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5、胞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也叫接目镜。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做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从形态上看,接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成像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即“b”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q”低倍镜的使用1、对光 2、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盖玻片 4、左眼看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

6、高镜筒,直到看到物像 5、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高倍镜的使用1、低倍镜下看清物像 2、移动玻片,使所需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5、调节光圈。对比视野范围物镜与玻片间距离视野亮度清晰度物像大小低倍镜大大亮低小高倍镜小小暗高大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步骤操作方法目的与作用(1)取材 新鲜的藓类的叶 菠菜叶下表皮略带一些叶肉藓类叶为单层细胞下表皮容易撕取,要略带些叶肉(2)制片注意叶片不能太干,保持有水的状态以免影响细胞活性(3)观察叶绿体呈椭圆形,可随细胞质的流动

7、而流动。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长轴)转向光源,在强光下以最小面积(短轴)转向光源。(1)取材漱口,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2)染色将口腔细胞放在健那绿液滴上(3)观察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问 题1、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观察线粒体?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叶绿体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2、如果观察发现染色不足,如何补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健那绿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5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能力不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步骤结果(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8、2)高倍镜下观察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3)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mg/mL蔗糖溶液,另一侧吸水纸吸引(4)高倍镜下观察中央大液泡逐渐缩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可以看到细胞膜)(5)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吸水纸吸引(6)高倍镜下观察中央大液泡逐渐胀大,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应用:1、可以用于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2、可以用于判断细胞的死活注意问题:1、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0.3mg/mL蔗糖溶液。2、动物细胞能发生失水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6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在实验前已经知道了相关实验原理,并对实验现象

9、已经形成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比较确定的假说,再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相应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的实验方法。由于实验者在实验前大都已掌握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因此对实验结果和预期往往是惟一的。2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探究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研究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因此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不确定的,要把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考虑在内。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无关变量:指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4控

10、制变量的基本原则: 单一自变量: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 平衡等量原则:控制消除无关变量,在适宜条件下的等量,常态条件下的等量 5对照实验: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有的是同一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对照,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有的是在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如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无绿色)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用不同的温度分别处理得出结论是作为相互对照的。 条件对照:虽然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

11、素。但这种处理是有对照意义的。如“证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的实验中,可用甲状腺抑制剂饲喂蝌蚪,这就是作为条件对照的。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四步曲):(1)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包括实验前测)(2)是否要分组编号?(3)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科学性、可行性、节约成本、随机性)(4)结果观察(预测)、纪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 7描述准确: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结论是“ ”。 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没改变), “ ”。 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或发

12、生程度改变), “ ”。8实验试题的一般考查的方面:(1)实验课题的描述(2)实验的基本原理(3)实验材料的选择(4)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5)实验处理: 对照的处理方法; 分组、等量、重复; 对照的可行性科学性; 器材试剂的正确使用; 实验安全; 实验方案评价 内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酶、动植物激素、植物离子吸收、质壁分离 (6)实验表格的设计(7)结果预测及分析、统计计算9、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如下图所示。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

13、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也几乎不再改变。如下图所示。 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其特点如下图中曲线变化所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定PH时活力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度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

14、,每一种酶在某一定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如下图所示。 10、过酸过碱时酶失去活性,空间结构被破坏,不会再恢复活性。 过高温可导致酶失去活性,空间结构被破坏,不会再恢复活性。 低温时酶活性降低,若再给予适宜温度,酶活性增强。11、实验提示:(1)如何控制温度?梯度如何设置?(2)如何控制PH的变化?梯度如何设置?(3)注意实验步骤先后顺序的严谨性。(4)如何检测结果?用碘液?用斐林试剂?有何不同效果?有何不同注意事项?(5)对结果的分析?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扩散快,因而将色素分离。步骤操作作用(1)提取色素称取5克新鲜绿色叶片剪碎加少量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研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