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83606213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繁星(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体会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4.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点】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教学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昧、坠、怀”三个生字,以及由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重点)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修辞手法。(难点)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难点)【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繁星)【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二、介绍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

3、,字芾甘。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怀抱(重点指导生字:昧:不要读成 “wi”;坠:是翘舌音“zhu”,避免读成“zu”;怀:“怀”和“环”是形近字,不要读成“hun”。)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摇摇欲坠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群星密布 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4、半明半昧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梦幻 没有声音;很静。寂静 如梦的幻境;梦境。纳凉 乘凉。(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什么?(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境)(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4.你最喜欢哪一次的星空,好好读一读,品味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五、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1.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说出作者第一次看星星的时间、地点。“我”感受到了什

5、么?指名品读感悟。 (板书:从前家乡对家乡的思念)2.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第二次看星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品读感悟。(板书: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对话)3.如今在上海,每晚和繁星相对,第三次看星星的时间、地点又是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品读感悟。 (板书:如今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4.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第一次“在庭院里乘凉的时候。”家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

6、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5.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6.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交流。)比喻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

7、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设计意图: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的融合,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方法指导:繁星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想象与联想。在品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如默读、吟读、品读、说读等,通过读

8、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文中的修辞手法也别具匠心,其表现手法,主要集中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上。我们要先品析这些修辞事物妙处,同时将文中看不到的事物与所见的事物结合,将人们看不到的情景展现出来,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有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六、内化语言,拓展延伸。仿写: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渐渐地_,我仿佛看见_,我仿佛听见_,我觉得_。(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

9、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胆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七、课堂小结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和美的心灵等等。只要我们学着用巴金眼光去认真观察大胆想象一定会有收获。八、当堂检测(选做)1.文章写到了“我”几次看繁星?2.文章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这样写?九、课后作业(选做)1.推荐阅读巴金撰写的海行杂记38则,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1)(2)(3)(4)(5)(6)(7)(8)(9)(10)(11)(12)(

10、13)(14)(15)(16)(17)(18)(19)板书设计4 繁星巴金从前家乡对家乡的思念向往美好生活 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对话热爱大自然如今海上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我对“繁星”的“繁”的词义理解先是通过预习从字面上了解字义,然后通过观看繁星点点的画面和老师的讲述“星星非常多,一颗紧挨着一颗。”形象深刻地记住它的字义是“多而密”。在教学“悬”和“摇摇欲坠”的词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时,也是先通过预习从词典上了解它们的词义,接着等到欣赏描写繁星的精彩语段时出示繁星图,实地演示“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让学生不仅获知了它们的词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明

11、白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驾驭语言的智慧,是来自心灵的感受和力量。海上夜晚,繁星点点的如梦幻境,语言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作者观看繁星获得的乐趣时,先从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然后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学生的生活成长经历,真正地感受当时的那种乐趣,情不自禁地进入文本的内核。2.语文中阅读的教学不仅仅是掌握文章的语句,学习写作的技巧,阅读教学的过程必然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不足之处:在进行感受“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时应该播放摇蓝曲让学生通过外来的“营养”,音乐与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母亲的怀抱是惬意的的、温暖的,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怀抱。从这个教学案例及反思中,我真切地感到要上好一堂课,当好一名教师,真正的功夫在课外,文学、音乐、美术、艺术、历史、文艺理论一切都应该有所涉猎,有的更需要潜心钻研琢磨。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站在讲台上胸有成竹,指点驰骋间才不失为一名为师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