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83530545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宋元时期的大城市有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等。(繁华的北宋相国寺)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规模比较大;临安的文化娱乐发达,瓦子众多。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杂剧兴盛于北方,大都是元杂剧的中心,后来遍及南方城乡。4、传统节日:宋代已形成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词在唐朝 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

2、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宋代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辛弃疾的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3、元朝戏剧发达,出现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艺术。4、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扑。另有王实甫。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供统治者(皇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司马光与写史记的司马迁并称“史学

3、两司马”。作业:(先在家长处读背,后做作业)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大都市:北宋的_、南宋的临安、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原因:城市的繁荣,_的壮大。开封城内有许多_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3.杂剧:形成于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_、_、_等。二、宋词 1.词在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2.著名词人: 苏轼:他的词风_;李清照:词风_;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三、元曲 1.元曲包括_、_和南戏等。2.著名戏剧家: 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代表作是悲剧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和白朴。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体的通史巨著。记载了从 到 共1300多年的历史。司马光的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和 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