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3528539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选修1第3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共37张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1 相对地质年代(确定原则),地层层序律 :根据叠加原理。(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利用波痕,层理,泥裂,雨痕可判断岩层顶底。 化石层序律:生物演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原则。利用生物群特征确定岩层新老。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被切割的先形成,切割者后形成。,地层新老关系的确定,风成砂丘岩层的交错层理,层面构造,现代干裂 页岩中的干裂,对称波痕的形成 不对称波痕的形成,根据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判断新老关系,2 绝对年代(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原理: 放射性元素衰变后成为稳定元素; 如:铀(238)=铅(206)+8氦(4)。 衰变具固定的半衰期(年);衰变

2、速度不受外界影响。 矿物为测定对象。,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氦核 电子 能量,U-238衰变成Pb-206的过程,3 地质年表,前寒武时期,有机碳(38亿年前,格陵兰) 菌类化石(35亿年前,澳大利亚和南非) 真核生物化石(25亿年前,中国) 多细胞生物(8亿年前,后生动物;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群) 叠层石(前寒武的主要化石),8亿年前的后生动物复原图,后生动物化石,早古生代,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小壳动物),澄江动物群复原图,早古生代生物特征,寒武纪以三叶虫为主。 奥陶纪主要为鹦鹉螺。 志留纪腕足、双壳、笔石繁盛。 寒武纪末出现鱼类。 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 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

3、大发展的时期。,古生代海底复原图,三叶虫化石(上) 腕足化石(右),笔石,腕足,双壳,晚古生代生物特征,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共同发展的时期。 无脊椎动物的腕足、珊瑚、菊石、蜓大发展。 脊椎动物的鱼类泥盆纪大发展。 泥盆纪晚期出现两栖类,石炭二叠纪大发展。 晚石炭纪出现原始爬行类。 植物界在石炭二叠纪乔木、蕨类植物空前繁盛,成为世界上的重要成煤期。,头足类和三叶虫化石,蜓,植物,珊瑚,珊瑚,菊石,晚古生代森林复原图,中生代生物特征,爬行动物(恐龙)和裸子植物大发展的时代。 三叠纪末出现哺乳动物。 侏罗纪晚期出现了始祖鸟。 我国近年辽宁南边发现的中华龙鸟找到了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证据。,恐龙复原图,。,三犄龙 恐龙,剑龙,中华龙鸟化石,新生代,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大发展的时代。 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的重要标志。,哺乳动物,现代鱼类,象的演化,马的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起源主要证据是化石。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发现的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地球上最早的能人化石。 我国最早的直立人化石是200万年前的巫山人。 北京猿人生活在50万年前。 人类演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等阶段。,人类的演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