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349295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1|浙教版(共18张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牙丢屋顶上, 下牙丢地上埋土里; 上牙丢屋顶, 下牙丢床底下。,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 节,水调歌头 (节选)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民风、民俗大观园,端午节,挂香包 挂艾草 吃粽子 赛龙舟 吃五黄,五黄就是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端午起源之说1,

2、纪念贤臣、孝女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最广泛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开船送瘟诀歌(吹牛角):,牛角声声震天响,押送瘟殃开了船。一船划往五岳过,五岳立即让一边。一船划往茅山过,收起野鬼上龙船。一船划往洞庭过,

3、团鳖蟹虾收上船。一船划往云中过,风雪冰雹瘟殃尽上船。所有的瘟殃都收尽,一船开往海龙王。我把殃灾倒下海,从此四季保平安。,端午起源之说2,恶日 在北方,流传较多的是恶月、恶日说。视五月及五月的五日为恶月、恶日,端午节的意义在于驱邪避灾。,端午起源之说3,图腾祀说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

4、迹。,快乐对对碰:你能找到几个端午的别名 ?,端阳节、团圆节、端五节、拜月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登高节、天中节、地腊、寒食节、诗人节、龙日。,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 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自学P33页,人们用麦秸和纸扎成披红戴绿、头插金花的“春神”,鞭打泥塑的“春牛”,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春,不能吵架、不能理发、不能打碎东西等,舞龙灯,祈祷神龙的佑护,以求消灾避难,风调雨顺,四季丰收。,除夕守岁,既是人们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情,又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盼之意。,课外延伸:,完成书本34页。 你可以用哪些方式去搜集你想要的资料呢?(实地调查、上网查阅、阅读书籍、访问家长) 把你喜欢的搜集资料的方式写在书上第34面上,可以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也可以是自己现在想到的。 用这些方法去搜集一下资料吧,下节课中大家一起分享!,端午节吃薄饼,清明节吃清明饼,七夕节吃甜饼、咸饼。 农村房屋朝南,屋顶是砖瓦的,过年时要穿红色新衣服,本命年系红绳、穿红色衣服。 孩子出生办满月酒、周岁酒,老人寿诞送寿糕、寿礼。订婚酒:小定、大定。白喜事4、5天,吃酒席,送花圈,送葬。,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