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3470981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伤和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成效对比 摘 要:目的:探讨对于自伤者来说, 自伤行为是否比其他调节方式能更好地调节负性情绪和认知。方法:选取42名自伤大学生 (男25人, 女17人) 参与本研究,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自伤方式 (压痛) 和其他方式 (听音乐) 对负性情绪/认知进行调节, 比较两组被试的情绪调节所需要的时间和自我关注程度的变化量。结果:自伤调节组所需要的调节时间显着少于音乐调节组 (P0.05) 。结论:自伤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让自伤者从负性情绪/认知中逃离;但从调节的效果来看, 自伤和其他的调节方式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情绪调节; 自我关注;Ab

2、stract:Objective: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refers to the direct, deliberate destruction of ones own body tissue without the intent to die and includes actions such as cutting, burning, beating and hitting oneself. It is now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non-suicidal self-in

3、jury is emotion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NSSI is a strategy to regulate emotion. However, it was still unknown why the self-injuriers choose to hurt themselves but use not other ways (e.g. Listening to music) to regulate negative emotions.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whether it

4、 is more efficient for self-injuriers to regulating negative emotion and cognition throug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than other emotional regulation ways. Methods: Totally 42 self-injurious college students (25 male, 17 female)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adopted NSSI (pain) to

5、regulate negative emotion and cognition, and the other used other emotional regulation ways (listening music) . Compare the change of self-focused attention and the regulate-tim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focused attention (P0.05) ; but the time used were

6、 shorter of the NSSI group than the music group (P0.05) . Conclusion: The NSSI might help the self-injuriers to calm down more shortly compared to other regulation ways;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self-focused attention.Keyword:Non-suicidal self-injury; Emotional regul

7、ation; Self-focused attention;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理现象。目前, 学术界将此类行为定义为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以下简称自伤行为) , 即个体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蓄意破坏自己的身体组织, 使自己流血、产生瘀伤或疼痛, 该行为会对个体造成轻到中度的伤害;具体的伤害形式包括割伤、烧伤、刺伤等1。一项元分析显示, 中国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为16.6%2, 与青少年一样是自伤的高危人群3。自伤者的核心特征是情绪管理障碍4, 多数情况下, 自伤者将自伤行为作为一种降低强烈情绪困扰或消极情绪的策略5。研

8、究显示, 某些高唤起的情绪状态, 如焦虑、愤怒等, 在自伤后都有降低的倾向6。关于为何自伤能有效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 Selby等人7提出的情绪级联模型 (the emotional cascade model) 对此进行了解释。该模型认为, 对消极情绪性想法和感受的反刍 (rumination) 会提高个体的消极情绪水平, 消极情绪的增加又会提高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水平, 从而导致更多的反刍。这种反刍和消极情绪的循环可能造成消极情绪性想法大量涌现, 从而通过恶性、反复的循环提高消极情绪的水平, 导致一种极令人厌恶的状态。而自伤可以作为一种“分心”方式, 使个体将注意力从反刍转移到与自伤相关的强

9、烈身体感觉 (如:疼痛) 上, 使得情绪级联过程中断。因此, 自伤本质上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 能帮助自伤者调节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对于自伤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 前人已经积累了大量证据8;而关于自伤对个体认知状态的调节作用, 目前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自我关注 (self-foucused attention, SFA) 这一认知变量9。自我关注是指个体将注意资源指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而不是外界环境中的事物10。大量研究表明, 自我关注程度的提高和多种临床障碍 (如酒精滥用、抑郁、焦虑等) 之间存在正相关11。与多种临床障碍相关的自伤行为也很有可能与自我关注关系密切, 即

10、在经历挫折性事件后, 个体的自我关注水平可能会提高, 而自伤则会使其自我关注水平迅速下降。不过, 自伤者为何选择自伤而非其他更普通的应对方式?是否因为相比其他方式, 自伤能更好地调节其负性情绪和认知?本研究欲将自伤和其他方式进行对比, 探讨对于自伤者而言, 自伤这一方式是否能更好地调节个体的负性情绪, 并更大程度地降低自我关注。1 、对象与方法1.1、 被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筛选被试, 调查问卷包括: (1) 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12; (2) “自伤功能”条目13; (3) “个体常用的情绪调节方式”条目。采用整群抽样法, 在武汉市某大学发放问卷1800份, 回收1625份, 剔除掉问卷漏答率

11、大于15%以及问卷中明确表明其存在自杀意图的问卷 (按伦理审查委员会要求, 对这部分明显存在自杀意图的被试, 将结果反馈给其辅导员并告知合适的处理方法) , 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511份。筛选出的自伤者必须满足以下2个条件之一: (1) 按照前人标准14, 近一年内自伤行为得分在10分或以上; (2) 结合DSM-5的建议的诊断标准及重复性自伤的病理意义, 问卷得分为69分, 但至少有一种自伤行为的发生次数在5次及以上4。此外, 本研究探讨对于自伤者来说, 自伤是否比其他方式能更有效地调节认知/情绪。前期调查显示, 自伤者常用的其他调节方式有许多种 (听音乐、运动等) , 本研究选用前人在研究情

12、绪调节时常用的“听音乐”这一方式。因此, 需要筛选出平时会将听音乐作为情绪调节方式的自伤者。故对于符合入组条件的自伤被试, 根据其自伤功能及常用的情绪调节方式对其进一步进行筛选。被试必须同时满足: (1) 自伤动机包括情绪调节; (2) 常用“听舒缓音乐”调节情绪。按照上述标准筛查之后, 根据被试留下的联系方式, 邀请符合条件的被试参加研究。最终共有42名自伤者参加本实验。将被随机分为两组, 接受不同实验处理, 其中自伤调节组22人, 音乐调节组20人;被试平均年龄为19.21 (SD=1.07) ;男生25人, 女生17人。被试的自伤平均分为10.90 (SD=6.65) , 两组被试在年龄

13、、性别、自伤分数上均无显着差异 (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比较 (MSD)1.2 、工具1.2.1、 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该问卷12共19个项目, 测量个体在无自杀意图情况下的自伤行为;问卷根据个体自伤的次数和对身体的伤害程度来评估个体的自伤水平。自伤次数的评估分为4个等级:0次、1次、2-4次、5次及以上, 分别计0-3分;对身体伤害程度的评估分为5个等级: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分别计0-4分。问卷总分为两部分分数的乘积之和, 得分越高, 表示自伤越严重。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并具有理想的区分效度、效标效度和聚合效度12;已有研究表明, 该问卷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群体4

14、,15。1.2.2 、主观情绪报告表主观情绪报告表用于测量被试在情绪唤起、情绪调节前后的情绪强度。该量表由李静等人16设计, 包括7种情绪, 要求对每种情绪进行0 (没有) 到5 (极度强烈) 级评分。原量表包含2种正性情绪和5种负性情绪, 因为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体在自伤前的感受, 所以根据前人研究进行了适当调整, 要求被试对自伤前常见的8种负性感受类型进行评定17。1.2.3、 生物反馈仪本研究使用生物反馈仪来记录被试在实验中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以更好地对个体的情绪变化情况进行监控。使用Thought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仪, 该仪器可监测多个生理指标, 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15、、反应灵敏度高、方便携带使用等优点;其配备的对应平台软件BioNeuro Infiniti可以用来记录一段时间内的生理数据并导出各指标的平均值。研究显示, 皮肤电传导率 (skin conductance, SC) 与情绪唤醒程度密切相关, 血容量搏动 (blood volume pulsation, BVP) 可以作为反映情绪唤醒程度的敏感性生理指标18。因此, 本研究也选择记录SC和BVP这两个指标。1.2.4、 自我关注任务本研究中使用的自我关注相关任务为Wood等人19的自由联想任务, 即让被试记录下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思绪, 然后统计其记录中第一人称所占的比例来指代自我关注程度。但由于在中文里经常会出现人称省略的现象, 所以本研究采用王紫薇等人20所构造的自我关注变量, 即将被试的描述转化成两个变量:我变量和他变量, 当叙述中出现第一人称, 我变量记为1, 否则为0;出现有关他人的描述, 则他变量记为1, 反之为0。自我关注程度为我变量减去他变量, 是一个 (-1, 0, 1) 变量, 数值越高表示自我关注程度越高。此外, 考虑到书写可能对被试情绪造成的影响, 要求被试只用1分钟时间记录下其想到内容的关键词。1.2.5、 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