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339890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by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两部分,共 12 页。考试用时 9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宇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 I卷 选择题(共 45分)注意事项:1第 I 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

2、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即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但是耕牛相对铁农具而言,成本要高,不及铁农具使用更广泛,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封建政府重视是原因之一,但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看,不是根本原因,故 C 项错误;土地私有化也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影响之一,故 D 项错误。2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 “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

3、之政令 ”。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 。由此可见在唐代()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 B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 D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答案】B考点: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从材料“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可以知道工部为当时掌管各项工程的中央机关,工部是尚书省的六部之一,故 B项正确;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故 A 项错误;“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的比

4、较,无从得知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故 D 项错误。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D考点:宋代科举制度。解答此题需要弄懂材料的意思。材料的意思是,扩大科举取士,有利于让知识分子把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故 D 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 A 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说法言过其实,故 B项错误;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

5、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 C 项错误。4史家认为, “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 。 “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答案】B考点:宋明理学;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注意材料信息“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 ,结合所学知识,贵族以外的主要是平民,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如宋代风俗画、宋词、话本、戏曲、瓦子等,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5宋明时期,儒学发

6、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A 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体现了陆王心学家,B 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以“致良知” ,C 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 A、B、C 项错误;D 项主张“格物致知” ,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 D 项正确。6 1377 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 “喉舌之司” ,主管章奏出

7、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答案】D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380 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与题干中时间“1377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但是根据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 ,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 D 项正确, B、C 项错误。7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

8、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材料中的“他”是()A梭伦 B克里斯梯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答案】A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可知是与梭伦改革有关,实行财产等级制,打击了贵族统治,提高了平民尤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故 A 项正确;克里斯梯尼、伯利克里改革是在梭伦改革之后,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权利,故 B、C 项错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而非政治家、改革家,故 D 项错误。8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 16 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

9、、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 。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商业贸易 B拓展殖民地C传播天主教 D掠夺工业原料【答案】A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注意材料信息“欧洲商人” “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 ,由此可以得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故 A 项正确;拓展殖民地也是为了经济利益,故 B 项错误;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故 C 项错误;18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推动西方国家掠夺工业原料,与材料中 “16 世纪”不符,故 D 项错误。9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 ,而把宗教改革称为“

10、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答案】B考点: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 B 项正确;A、C 项虽然与宗教改革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故 A、C 项错误;“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与

11、史实不符,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 D 项错误。10 1747 年,法国作家拉美特利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这种观点反映出()A科学发展对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B宗教神学的说教已被冲破C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D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A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宇宙中没有神”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说明人们对宇宙和人自身的科学认识发展,故 A 项正确;B 、C、D 项都只是涉及思想的变化,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全面,故 B

12、、C、D 项错误。11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一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他评价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C法国 1875 年宪法 D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注意题干信息“联邦主义领袖”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权利法案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故 A、D 项错误;法国 1875 年宪法没有强调联邦制,而且此时已经是第三共和国,而非“新生的共和国” ,故 C

13、 项错误;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改变了建国之初邦联体制下松散无力的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故 B 项正确。12 “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 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答案】B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 “法国革命”应是指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 1688 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 17751783 年,时间都在此之前,故 A、C 项错误;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4、是在 1967 年,属于欧洲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而非“建国运动” ,故 D 项错误;民族主义推动了 19 世纪中后期德国走向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故 B 项正确。13 1863 年 3 月 7 日, 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启者。本行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钟起至晚三点钟为止,金钱甚为公道,行在头壩礼查后隔壁便是,如有贵商欲印小照者请至本行可也。此布。森泰照相馆启。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这则启事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已经出现了近

15、代照相业,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已经影响了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照相业 “快速发展” ,故 A 项错误;仅凭该广告也不足以说明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B 项错误;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而在经济和政冶方面,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帝国主义,材料也没有体现半殖民地的色彩,故 D 项错误。14有些史学家认为,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故 B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兴办学校教育在资政新篇中有提到,但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