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7226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知识讲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进中举知识讲解编 稿:王胜华责 编:谢华课前导入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生悲惨。孔乙己想要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文中的主人公也是和“中举”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相关文学知识;2、梳理故事情节,掌握相关字词,理解文章思想; 3、赏析鲜明形象的人物语言,逼真形象的细节描写;4、学习本文运用夸张、对比的讽刺艺术;5、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树立新社会环境中正确的读书观、认知观和世界观。知

2、识汇总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豪门,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一生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膏粱纨绔平庸无能,举子利欲熏心,便在儒林外史中对这些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这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背景简介在历史上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比以少数

3、官吏荐举品定要公正多了,因此千百年来为广大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提供了进身机会。从历史上看它是一个比以前更加进步的合理制度。但也确有摧残人才的一面,科举到明清之际也就逐渐由盛到衰了,八股取士,格式呆板,内容空泛。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关于科举考试朝野上下都曾有过大的讨论,康熙时还真的停了两次八股考试。一直到清光绪三十年才废止科举制度。 3、关于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它以揭露科举制度和功名富贵的罪恶为中心,旁及官僚制度以至整个社会风尚,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现实。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语言准确、精炼而富于形象性,讽刺手法尤其突出,其中重点刻画了范进、周进、严贡生、马二先生等人物。

4、小说的结构虽说是长篇,其实却是几个短篇的连缀,没有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这样能运用自如地安排各类人物、故事,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全书共五十五回。4、字音带挈(qi) 名讳(hu)行事(hng)长亲(zhng)火候(hou) 簇拥(c) 商酌(zhu)兀自(w)少顷(qng)桑梓(z) 星宿(xi) 啐(cu) 5、多音字 sn(散文) hng(乱哄哄)散 哄hng(起哄)sn(散步) hng(哄骗)6、形似字待di(等待)簿b(帐簿) 踹chui(踹门)侍sh(侍奉)薄bo(厚薄)揣chui(揣入)7、解词【带挈】提携。文中的意思是“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唯唯连声】连连答应。

5、【体统】规矩。【见教】指教。【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尖嘴猴腮】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高邻】对邻居的尊称。【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拙病】倒霉的病。【在下】对自己的谦辞。【叙功】评功。【权变】不按照常规,临时变通。【何消】哪儿用得着。【兀自】只管。【郎中】医生。【轩敞】高大宽阔。【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极大。【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理清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胡屠户的倨傲。第二部分(3一12):写范进中举后“发疯”、“治疯”和张静斋的拜访,在对比中表现整

6、个社会各色人等的形象。2、理解中心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关于人物1、范进是怎样一个人物?范进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作者对他的描写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他悲苦辛酸的命运,一是他卑怯屈辱的性格。这两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统一的,都同他热衷功名富贵却又长期落第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穷得绝粮断炊,连老婆和老母亲都不能养活,这便招致丈人胡屠户和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笑;而这遭人白眼的处境,又形成他自轻自贱、逆来顺受、“唯唯连声”那样怯儒、卑微和屈辱的性格。他的性格反映出科举重压

7、下落第文人的辛酸悲苦。2、范进为什么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范进长期生活在黑暗的封建统治下,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心理变态的表现。3、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1)反复强调他带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如写他一再拍手,一再大笑,连喊“中了”。起先,对着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接着就“笑着”“往门外飞跑。”“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后来,在集上还“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2)夸张地写他在路上的一副狼狈相,如“走出大门不多路

8、,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后来,胡屠户追到集上,见范进“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 作者写范进的这种丑态,不但传神地刻画了唯功名是求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而且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4、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物?胡屠户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并不是阴险毒辣的坏人,对女婿也未存伤害之心。他的庸俗浅薄、对女婿的前倨后恭以及许许多多丑态都有其社会根源。小说第一段写范进进学后,胡屠户搬出一些“规矩”、“体统”,“教导”新秀才不要与“平头百姓”“平起平坐”以及后来对女婿中举后毕恭毕敬、低声下气的丑陋表演,都说明胡屠户对功名富贵的崇拜与向往,反映

9、出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像病毒一样在社会上扩散,不仅入科场的读书人,就连操刀杀猪的胡屠户也中毒极深。5、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如何?有什么具体表现?为什么?他和范进素不相识,由于范进中了举,所以他主动登门拜访,百般拉拢,讲了一连串客套话,又送银子,又送房子,极尽讨好之能事。这是因为范进中举后,取得了当官做老爷的资格,日后飞黄腾达,有财有势,张乡绅可以把他作为靠山,相互勾结。张乡绅不早不晚,正好在这时拜访送礼,是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我们由此可见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虚伪肮脏的灵魂。6、范进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清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

10、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这里说的前三类人都是小说作者所批判的对象。范进大概可以归入闲斋老人说的“下人”一类。“下人者”,对人低三下四之谓也,更确切地说,就是对来自周围人们的侮辱、轻蔑和嘲笑都默默接受下来,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范进的“下人”,确实“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不作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下人”,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谓卑怯之至

11、,屈辱之至。对胡屠户如此,对其他人也如此。范进这种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场屋困顿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了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就是这种近乎绝望的心理反映。7、胡屠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

12、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写作特点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运用讽刺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讽刺。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是夸张的手法,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2、对比手法: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3、3、运用典型细节描写。例如课文有这样的描写: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