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7152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摘要:当今世界,人类交往频繁,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社会地位益加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母语环境的支持,英语课在中学生中不受欢迎。不少中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学习英语成了沉重的负担,教师也不得不挥动考试的鞭子,迫使学生苦学。为此,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重要。关键词:教法 情境 善诱 活动 评价 激发兴趣当今世界,人类交往频繁,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社会地位益加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母语环境的支持,英语课在中学生中不受欢迎。不少中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学习英语成了沉重的负担,教师也不得不挥动考试的鞭子,迫使学生苦学。为此,优化学生的学习兴

2、趣,就更加重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对英语保持持久和浓厚的兴趣。要上出精彩的英语课,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groupwork”、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时还应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巩固。每一堂新授课,应渗透一些旧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并且引入新知,让学生易于接受并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点成为一个个有机体系,从而减少遗忘,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

3、,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在平时作业和课堂讲授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使尖子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下,使他们都有所获而得到求知欲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学习了单词,语法也没机会用。不敢开口,不能开口,导致“哑巴英语”的现象出现。作为教师,可以从青少年的好奇心出发,利用情境教学法,在学校班级内创设语言环境,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大家说英语。由于现行教材主要是以话题为主线进行编写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话题所涉及的内容安排活动。例如在上课前,亲自

4、上阵,带领学生诵读单词、课文,来段“脱口秀”。或在课前五分钟播放简短的英文歌曲,教学生唱或者让学生跟唱,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模拟生活中的某个情境,如交友、购物,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能力,使英语学习生活化。比如教介词on/under时,我问学生My book was on the desk just now, but now I cannot find it. Where is it?It is under your pen.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很容易掌握句型和句意。利用实物教学,对句型进行操练,几次之后,学生便学会了运用该对话的形式。三、循循善诱,巩

5、固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实践表明,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能促使学生“四会”能力的提高,更快地掌握所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学会“趁热打跌”。在培养学生兴趣时,也要严格要求,不能迁就学生而降低要求的标准。要巩固兴趣,关键在于教师,不搞反复的机械背诵,不布置繁重的作业,因为这样会让学生厌倦,时间长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善于引导学生的老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上,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学习、举手发言,积极与老师、与同学互动,融入教学。 四、开展活动,发展兴趣 教学活动可以分为课内师生活动以

6、及课外的第二课堂两个部分。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围绕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并循序渐进。二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并要制定能客观评价活动效果的标准。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设计要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自由地学习和锻炼。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英语游戏,也是课外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游戏的样式不胜枚举,只要老师多动脑筋,或者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编出一些

7、实用有趣的游戏是不难的。如复习单词时,可以做“反义词”游戏,“同义词游戏”“单词接龙游戏”“猜东西”等等。此外,开展英语小组竞赛、举行英语诗歌朗诵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讲座、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手抄报竞赛等,都是英语课外活动的好形式。 五、改变评价方式,激励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特别是不良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危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对学生实施评价时对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考虑不周,忽视了自己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教师的不良评价语言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例如:老师随口一说:“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 “同样一

8、个老师教,同样多的时间,别人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教师如此失准性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以后不敢问老师问题了。 优化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和活动,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既有长期的和较高层次的,又有短期的和简便易行的)和确定行动的措施,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基础不同,我们老师就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给他们确立的目标也各不相同,我就要求他们每天背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9、或五个单词,达到目标有一些小奖励,从而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习兴趣与热情。有些学生出于胆怯、害羞的心理,不敢举手,不敢开口讲英语。于是我就将课堂提问设置得更有梯度些,鼓励这部分同学回答问题,并恰当地使用“Great”、“Well done”和“Excellent”等词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在每次作业后写上相应的评语,“最近你进步了,保持啊、加油!”“请继续努力!”等,这样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刻刻在关心他,因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那么学生的进步就特别快。六、体验成功,升华兴趣 要让学生乐此不疲,就得让学生品尝到成

10、功的喜悦。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以此巩固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慎重选题,仔细阅卷,认真评卷,让学生觉得既有所获,又找出差距和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例如,为了让学生过好单词关,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正确的音、形、意,还要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指导学生找规律,记住更多的单词。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兴趣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循循善诱,深入挖掘,以点带面,以求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题目: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优化策略姓名:蒙有芬电

11、话号码:18985061791单位:荔波县甲良中学日期:2013.6.9九年级中考考前心理辅导摘要:要想考试时发挥出最佳状态,在考前调整好心理和生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关键词:心理调整 科学用餐 保证睡眠 中考前和中考时,每个初三的学生都会感到较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在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的复习备考之后,多数考生都有一种比较疲惫的感觉,焦虑的心情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加强。这种焦虑的程度除了与考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有关外,还与考生的能力、设定的目标及家长的情绪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想考试时发挥出最佳状态,在考前调整好心理和生理状

12、态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考前和考试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一、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 1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

13、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初三学生在最后的几天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1)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

14、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2加强心理调整,保持考前状态 考前心理状态调整的好坏,对考试时水平的发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呢?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在考前5天:

15、每个学生的实力已经定型,一般无论怎么用功,水平也不会有显著地提高。所以,考生在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性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这几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一旦题目太难,就会挫伤自信心。另外,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在考前3天:在这3天,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切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如通过散步、和家人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考前1天:考试前1天仍然有许多准备要做,不要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在这天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这一天仍做大量的习题或是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焦虑。就像体育比赛前要进行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点,想些简单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还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时也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拓展思路。第二,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