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6928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二下练习册第二单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雪一、背诵部分1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

2、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 雪 二、给加粗字注音。 滋润美艳( ) 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朔方 ( )三、看拼音写汉字。 ln()冽 png()勃 升tng() 忙l() 四、为下列句中加粗字确定读音。 1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 )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

3、 )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3在晴天之下,旋( )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 )转而且升腾 五、分析下列语句表达效果。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六、积累运用某中学学生处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并在学校走廊上写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文新朐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好?请说出你的

4、理由。答:七、古诗词阅读酬赠诗选读迷途指津古人喜欢以诗会友,朋友之间或在花好月圆夜,或在天涯羁旅日,或在长亭送别时,或在舟车鞍马前,经常互相唱和,你“增”我“酬”。 “酬唱”的诗和“赠诗”合称酬赠诗,是一类专门用来交往应酬或赠送亲友同仁的诗歌。酬赠诗常用多种灵活的手法,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读酬赠诗诗,应弄清酬赠双方,所为何事,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实战演练(一)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注释】节妇吟,乐府诗题。李师道,节度使,其势炙手可热。中

5、唐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李师道为增加其实力,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张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此诗便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参考译文】您知道我已有丈夫,却送我一对明珠;但是感激于你缠绵的情意,我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不过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而且我的丈夫他持枪执戟守卫在明光殿上。虽然我知道你的心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但是我已立下愿誓,打算和丈夫同生共死。所以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问题】1、全诗分两个层次。首四句写接珠。前二句从( )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 )角度写受珠。 后六句写( )(各限填两字)。2、诗中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

6、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把下面的答案补充完整。答:我已出嫁,要守节。这从“ ”和“ ”两句中可以感受到; 我的丈夫也很优秀。这从“ ”和“ ”两句中可以看出来。3、本诗通过暗示手法的运用,委婉的表达了诗人的心迹。说说下列人和事都暗示了什么?主人公:妾(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八、现代文阅读说 竹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

7、笋玻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

8、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9、。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质朴无华的贡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乃竹。东方的竹。1、作者认为“月下听萧,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10、”。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听萧”“闻笛”与“竹的境界”有什么联系?答: 2、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试根据上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3、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答: 4、对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既写出了竹的神“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又写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谓形神兼备。B本文写竹以时间为序,从冬到秋,依次写出竹在不同季节里的风姿与神韵,给人可亲可敬、身临目睹之感。C这篇散文以竹为线索,由竹写到画竹的人,写到竹画,最后又回到竹,显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1、。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7、雷电颂一、背诵部分(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12、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动摇,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二、做客“联想吧”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内心独白。爱国诗人屈原在召唤风、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请你回想你所积累的诗文,写出一句与“风”或“雷”或“电”有关的语句!(一句即可哦!)三、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玄衣( )睥睨( )( )咆哮( )( )鞺鞺( )鞳鞳( )暂时( )眩目( )木梗( )迸射( )四、测测你的写字

13、速度!(别让我失望哦!)pi_徊脚lio_波ln_污hu_x_利q_首驰chn_n_待五、判别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要细心!)1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 )2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 )4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六、积累运用伟华是位诚实而优秀的中学生,一次他到某装有监视器的大商场购物,购毕,付完款要走时,保安过来对他说:“我们怀疑你偷了本商场的东西,请跟我们到值班室,我们要对你搜身。” 要求:请站在伟华的角度,替他严辞拒绝保安搜身的无理要求。(说2条拒绝理由) 七、文言文阅读楚人养狙刘基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