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6844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一、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

2、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下边对第段文字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以优美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B文章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为下文进一步说明奠定基础。 c这一段展现了一幅四季

3、风光画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 D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 联想。 2对下边句子或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 A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苏醒”是拟人化的写法,概括出了立春过后大地 万物渐渐萌发的物候现象,显得形象生动。)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句中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相对比,再 加一个稍长的句子,组成排比句,勾画一派春色,显得十分舒展。) c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一个拟声词,用在这里 将“秋风扫落落叶”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

4、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在这里鲜明地揭示了秋去冬来的物候特征,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3写出第一段中表明时间推移的词语。 答: _ 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中列举的三个例子,并说说它们是以什么顺序排列的。 答: _ _ _ 5根据第三段的说明,请你说说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_ 物候学: _ 6第三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答:_ 二、速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文后练习。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著名的巴比伦古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4 000年前,勤劳聪明的苏美尔人就居住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由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灌溉,这里沃野千里,果树成林,神话中的伊甸园

5、就是这块人间乐园的写照。 苏美尔人在这块乐园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犁,发明了用动物拖动的轮车,制造了各种精致的陶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不仅学会了炼铜,而且会制造很硬的面铜合金。他们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和书籍楔形文字和泥 板书。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人有了高度发达的数学,懂得了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计算 方法,知道了圆周率的近似值,有了平方表、立方根表和立方表。他们还创立了发达的天文学,公元前2000年,已把一年订为12个月,每月30天,对金星的运行也有了科学的观察。在各个领域,巴比伦文明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但是,文明的创造者们在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过程中,不断

6、砍伐两河流域山坡上的森 林。王室砍伐参天大树,用来建造豪华的王宫;农民焚烧树林和树叶,用来当做燃料和饲 料。经过几千年的砍伐,青山变成了荒山,巴比伦失去了滋养文明的乳汁。湿润的气候逐 渐干燥起来,雨水减少了,风沙增大了,土地裸露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沙丘在狂风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淹埋了一个个园林,当年美丽的花园、皇宫、街道、城墙,都成了沙漠底下的废墟。就这样,用几千年岁月创造的巴比伦文明永远消失了。 1这篇文章共552个字,你第一遍阅读时用了多少时间? 按下列算式,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 _。 (阅读速度=552阅读时间) 2快速阅读后,要能够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_ _ 3尽量用

7、文中的语句概括出三个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1)_ (2) _ (3) _ 三、阅读下边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多才多艺”的气象卫星 如今,浩翰的太空又多了一颗新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在增强我国监测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延长预报时效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气象卫星在非气象领域也有卓越的贡献。 我国从1985年开始研究利用气象卫星云图资料探测森林和草原火灾的方法。经过几年努力,现在,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可以利用卫星云图照片,随时发现热源目标,经过放大处理后,能清晰地显示出森林或草原火灾发生的位置、范围和强度。 我国海洋渔业部门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分析鱼群活

8、动已获得成功,使研究区当年的鱼产量比原来提高57倍。此外,根据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与被测表面温度密切相关的 原理,可以制作海水表层温度场分布的等值线图。而渔场的形成、鱼汛旺发的迟早与海水 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来确定或预测渔场的中心位置。这样,单是 缩短渔轮在海上找鱼的航行时间,使之少费柴油一项,就可节省大量开支。 利用气象卫星进行农作物生长的动态监测在我国已成为事实,其中包括农作物病虫 害及冻害监测、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测算、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预报等。利用我国气象卫 星地面站接收麦区作物光谱卫星图,能得到小麦生长的准确情报,目前已在北方11个省 份应用,每年对小麦产量的预报准

9、确率在95以上。 1文章说明的中心是 ( ) A气象卫星在增强我国监测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延长预报 时效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气象卫星在非气象领域也有卓越的贡献。 C气象卫星在气象领域和非气象领域的功能。 D气象卫星在天气预报、天气观察以及在农、林、牧、渔等方面的“多才多艺”。 2课文主要介绍气象卫星的哪几项功能? 答:_ _ _ 3说说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1) 气象卫星在非气象领域也有卓越的贡献。 答:_ _ (2)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可以利用卫星云图照片,随时发现热源目标 答: _ _4文章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哪几条信息? 答:_ _ 5下边的说法不符合文章原意的是 ( ) A利用气象卫星云图资料探测森林和草原火灾方法的课题是在1985年开始的。 B卫星云图照片能清晰地显示出森林或草原火灾发生的位置、范围和强度。 c可以根据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来确定或预测鱼群活动的位置。 D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气象卫星对农作物病虫害及冻害监测、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测算、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预报。 四、作文。 1训练要求 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作文题目(任选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