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4113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班级 考场 姓名 分数 一、基础部分(38分)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给出的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5分)斑mo( ) 颦c( ) li( )弱 阴mi( ) 项li( )窥( )伺 剽( )悍 叱咤( )风云 亘( )古 嫉( )妒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3、仿句练习。(2分)例句: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

2、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仿写:我感受到,生命因为_而美丽,_。4、依据原文默写下列各诗(7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2)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岑参) (3)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 (4) 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环境苦寒的句子是 , 。(5)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 。5、 短文修改(7分)最是难忘军训时。一声哨响,我们一个个“小兵”,迅速聚会操场,开始了紧张而有叙的训练。头顶上的大火球好像要把我们溶化了似的,使劲放着光和热。再加上“无情”的教官一会儿让我们“齐步走”,一会儿让我们“跑步走”,一会儿又让我们“正步走”,累得我

3、们一个个的头上、脸上、颈上都是汗珠和汗水。这怎能不说不“苦”?怎能不说不“累”呢?我经常上学迟到。军训中,我曾为了懒散,被教官批评。我感到无比惭愧,暗下决心改邪规正,终于被选入了方队。这让我明白了“不经一凡风雪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歌词的真正含意。这怎能不又说是乐?怎能不说是甜呢?(1)文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把其中的三个改为: 、 和 。(3分)(2)文章有多个病句,请找出三个改正。(多改按前三处记分) (3分)(3)文中有一句话与中心内容无关,应删掉,请将序号写在下边。 (1分)文言文阅读。(共15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

4、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给加点字注音。(2分) 中间()曳()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施八尺屏障( ) (2)但闻( )(3)意少舒( ) (4)奋袖出臂( )8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4分)(1)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9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_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

5、人的_。(3分)10用原文填空。(2分)(1)表明声音杂而乱的句子是: 。 (2)表明声音非常逼真的句子是: 。 二、阅读部分(32分) (一)南 极 冰 架(10分)(1)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赏了南极冰架的景观。(2)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公里。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行,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

6、),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3)据目前考察结果,A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罗斯冰架和菲尔克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B我们首次来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立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渐向海洋中推移。(4)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处,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

7、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有冰架送出去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望远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5)冰架是一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的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零下20摄氏度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海水温度记录零下23摄氏度。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它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11、选

8、出对文段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南极冰架形成的过程。B. 第(3)自然段介绍了南极冰架的面积及其形状特征。C. 第(4)自然段以厄麦里冰架为例介绍了南极冰架不断加厚和形成冰山的情况。D. 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呼应,点明了这次南极考察的目的和意义。12、结合第(2)自然段,请你找出第(3)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2分)答: 13、请分别说明第(3)自然段中,A、B两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2分)A: B: 14、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5、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

9、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2分) (二)不会跑的马(9分)我多么惊讶当我在乡下看到一个农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栓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它会跑掉的?”我担心地对老农说。老农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诉我说:“才不会哩!”他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子上了。一开始,它撒野地要从木桩上挣出来。可是,那时它的劲儿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有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有一回,我来喂它,有意把饲料放在它刚好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两声,脑袋就蔫了。你说,它有多乖!”我恍悟,原来,约束这匹马的不是截细细短短的木桩,而是它用奴性建筑的牢狱,用惯性打

10、造的枷锁。16、文中有几处表述“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请指出来。(2分) 17、文中“高高大大”与“细细短短”两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8、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9、“细细短短的木桩”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如果有,请用简明的话表述出来。(2分) (三)陆 游(13分)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

11、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