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历史发展

上传人:men****ain 文档编号:18338945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历史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端午节历史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历史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历史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历史发展端午节历史发展 端午节的历史发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午节的历史发展的内容, 具体内容: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自古以来 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先 秦时期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 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先秦时期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战 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 蓄兰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后

2、,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 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但是,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 端午风俗还主要是避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 俗莫过于”辟兵缯”了。 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 星辰、 鸟兽之形状, 上刺文绣、 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 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恶日”已不恶,逢 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 皇宫端午日盛况

3、,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 至”。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 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 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 恶气驱瘟避邪, 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 陈元靓 岁时广记 引 岁时杂记 云: ” 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 户上。 宋代,汉族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 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

4、也要各赐寿缕。而金国除吸收一些 汉族风俗外,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 金史世宗本 纪就记载:大定三年(公元 1264 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 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金史礼志对此俗有详细叙 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礼,筑台拜天。重五拜天之 后,插柳球场,射者要以尊卑为序。射柳完毕要打马球。 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 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永乐年间禁宫中就有剪柳之 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如果射 中葫芦中,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负。这种民间比赛也是常在端五日举行,

5、考其渊源,正是辽金遗俗。 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 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 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 有变化。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 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 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 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 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 到明清时更为流行。 不但有天师符, 还有” 五雷符”、”纸符”

6、、”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极力打扮小女儿,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归宁,称之”女儿节”。 近现代 2006 年 5 月 20 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自 2008 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 年 5 月,国务院将 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 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 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 但是在漫长的选择淘汰中,纪念屈原的传说 流传最广,最得人心。”其志洁,其行廉”,从司马迁对屈原饱含深情的叙述开 始

7、,屈原忠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发高大。汉代以降,人们就认为 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战相持阶段的 1942 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广 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屈原的爱国形象深入人心。1954 年,屈原被列入世界 文化名人名录。 宋颖认为, 端午节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起,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端午节逐渐与屈原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端午节还蕴含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宋颖认为,采草药是端午节最 重要的民俗。 端午节也是唯一以民俗方式弘扬传统中医药的节日。端午节当天或 者前一天,天不亮人们就上山采草药,然后拿到市集上去卖。人们用雄黄粉在孩 子头上涂”王”字,把雄黄粉涂在墙上和门上,待凝固之后,有蚊虫叮咬,就可 以把粉末抠下来涂在肿处外用。 尊师重教是传统节日的一大内涵,端午节也不例外。据宋颖介绍,在过去, 每年端午节前后,一般都是由父亲领着孩子去看望老师,给老师奉上咸鸭蛋和粽 子等礼物,老师则回赠以扇子等物件。 可以说,爱国主义情怀、对传统中医药的重视、尊师重教的习俗等构成了端 午节丰富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