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领导学1(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38285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领导学1(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选]领导学1(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选]领导学1(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选]领导学1(2)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选]领导学1(2)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领导学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领导学1(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 什么是领导,第二章 领导者与追随者,2021/6/3,1,(改编自:常桦. “中国式”领导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6.),引 例,谏诤之风,2021/6/3,2,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 请看老版三国演义第30集,2021/6/3,3,追随者与领导者的关系,随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如民主意识、科技意识、自我意识等均今非昔比,追随者与领导者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2021/6/3,4,(1)追随者与领导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他们之间所体现的乃是一种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社会关系。随着与领导者实现共同的愿景,追随者不仅仅是在追随领导者,而且是在追随愿景。这个愿景正是追随者和领导者之间的心灵契约;而且,组织也是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契约箱”。现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平等的契约关系。,2021/6/3,5,(2)追随者与领导者在身份上是相对的。追随者与领导者的身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组织中,领导者可以变成追随者,追随者也可能变成领导者。随着领导者对追随者的培养,随着组织的发展,追随者也可以成为新的领导者。而且,在不同的组织联盟之中,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地位也是不断变化

3、的。,2021/6/3,6,(3)追随者与领导者存在着互相追随的关系。 本尼斯认为:“好的领导者应该也是好的追随者领导者和追随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善于倾听,合作精神,以及与同伴共同对付竞争的问题。”领导者有主动权,追随者也有很大的主动权,如果在领导过程中途发生了变化,追随者也可能追随到底,也可能放弃追随,领导者不再成为领导者了。,2021/6/3,7,(4)追随者与领导者在权力上是相互制约的。 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于组织的法定权力,更来自于追随者的认可。没有追随者的承认,领导者将是有权无威,形同虚设。追随者也要服从自己认可的领导权威的指挥,与领导者有默契的合作,否则,追随者违反自己认可的领导权威的意

4、志,也就是违背自己的意志。,2021/6/3,8,【本章学习目标】,理解追随者的重要性 了解追随者的类型 掌握有效追随的方法 掌握塑造有效追随的理论基础 领会领导者怎样促进有效追随 掌握领导成员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2021/6/3,9,目 录,2021/6/3,10,第1节 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追随者与领导者 追随者(follower)就是指在领导活动中追随领导者,与领导者有共同的利益和信仰,追求组织共同目标的人。 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leader)、追随者(follower)、情境(situation)以及领导目标(leadership objective)构成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领导

5、者,还要关注领导者和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表现,以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领导过程的重要性。,2021/6/3,11,第1节 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追随者与领导者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的三种层次: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这种关系常见于家长式领导的企业中;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领导多为教练型(coaching),以激发追随者的潜力为目标; 夫妻关系,领导者和追随者就像是丈夫和妻子,必须互相尊重和信任,同时他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方向。,2021/6/3,12,第1节 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 积极追随者(active follower)的特点: 提倡自我领导,主动迎

6、接各种挑战,以组织的共同愿景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发现工作中、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及时提出,向领导汇报建设性的决策,有效地协助领导日常工作的展开,从而节省领导成本,保证组织的良性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消极追随者(passive follower)的特点: 倾向于领导者为自己的行为设计好一切,缺乏工作热情,在团队中随波逐流,缺乏向上的朝气。,2021/6/3,13,第1节 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追随者的五种类型,2021/6/3,14,第1节 积极与消极的追随者,领导追随,追随愿景与目标 追随适当的管理原则 追随普通员工,【篇中案例】 柳传志以人格魅力影响追随者,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20

7、21/6/3,15,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合格的积极追随者 态度方面 与领导互动方面 行动目标方面 能力方面,【篇中案例】 积极的追随者米歇尔盖斯,2021/6/3,16,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领导者行为与追随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2021/6/3,17,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假设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2021/6/3,18

8、,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内容型激励理论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奥尔德弗认为存在三类核心需要:存在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需要(growth)。与马斯洛的理论不同,ERG理论认为三种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体起作用。,2021/6/3,19,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内容型激励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任务的成功与否。内部因素,如获得进步、受到认可、责任大小、取得的成就等,似乎都与工作满意有关;而外部因素,如公司政

9、策、监督管理、薪金水平、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似乎都与工作不满意有关。,2021/6/3,20,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内容型激励理论 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该理论主要关注三种需要: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2021/6/3,21,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过程激励理论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及其制定过程对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有影响。当目标具有下列特征时,目标更能提

10、高工作绩效:明确而具体、越困难(目标的可接受性不变时)、有反馈、经过仔细研究而非突发奇想、相互独立而非相互依赖。,2021/6/3,22,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过程激励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员工通过将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比较,体验是否公平。若感到自己是报酬过低的,则公平紧张感会产生愤怒;若感到自己是报酬过高的,则这种紧张感会产生内疚。,2021/6/3,23,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塑造积极追随的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之过程激励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采取活动的强度,取决于

11、个体对该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结果的期望程度,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2021/6/3,24,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如何塑造积极追随 首先,了解追随者的需要类型。 其次,将能够提高追随者满意度的激励因素制度化。 再次,科学地为员工设定目标。 最后,绩效评估和薪酬制度应公平而具有针对性。,2021/6/3,25,第2节 如何做一个追随者,积极追随者的领导 如何塑造积极追随 维基奥(Vecchio,1987)的观点: 首先,要注意加入成本。 其次,让追随者参与决策。 第三,创造集体认同感。 第四,强调追随的重要性。,2021/6/3,26,第3节 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

12、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LMX)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主要阐述了领导者如何与各种下属形成不同的交换关系。 二元关系类型:一种是以信任和双赢为基础的关系,称为内集团关系,对应的成员为“圈内人”(in-group members);另一种是以任务和契约为基础的关系,称为外集团关系,对应的成员为“圈外人”(out-group members)。,2021/6/3,27,第3节 领导-成员交换,【篇中案例】 “圈内”与“圈外”,领导-成员交换理论,2021/6/3,28,第3节 领导-成员交换,交换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 首先,领导者全面搜集影响绩

13、效水平的各种因素,通过和下属双向交流获得这些因素。 其次,为了实现双向交流的畅通,领导者要表达自己对下属的信任,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营造民主、真诚的交流氛围,减轻员工和领导者交流的压力。 最后,实现信息交换后,领导者要认真分析导致绩效出现问题的因素,并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2021/6/3,29,【学者说】,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论文来源:Vidyarthi,P.R., et al. Where Do I Stand?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Social Comparison on Employee Work Behavio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0,95(5).),2021/6/3,30,本章思考题,1、追随者有哪些分类?每类的特点是什么? 2、领导追随是什么意思?追随者又是怎样向领导者转变的? 3、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追随者?其中领导者如何塑造合格的追随者? 4、简要解释LMX理论,并谈谈其作用何在。 5、同每个下属发展不同的二元关系并且仍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可能吗? 6、在中国,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西方有何不同?,2021/6/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