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钢针零风险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38255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84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钢针零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选]钢针零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选]钢针零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选]钢针零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选]钢针零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钢针零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钢针零风险(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针零风险,二级医院钢针使用率显著高于三级医院,工具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头皮钢针 39.8% 64.5% 外周留置针 53.1% 32.3% PICC 10.1% 2.0% CVC 3.2% 1.2%,外周留置针使用现状,外周留置针留置时间4日 6.3,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1、静脉炎:有化学性、机械性和细菌性,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2、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3、皮下血肿:与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动作不稳、操之过急有关 4、静脉血栓:久病卧床的病人

2、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为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穿刺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液体外渗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后果,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 输液工具应用不够规范 指南标准的执行不够到位,鱼骨图概述,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是美国BD公司输液治疗部根据鱼骨图的管理理念,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程序化管理,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发现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问题,及时改正。,鱼骨图,1治疗方案评估输液的目的、疗程、速度、药液性质、PH、渗透压 2穿刺部位评估皮肤状况、穿刺部位、静脉能见度、弹性、静脉瓣、直径、长短 3执行穿刺者普通医务人员、专业静脉输液护士 4输液工

3、具的应用止血带、针方法、穿刺角度、绷皮、穿刺、送导管的方法、无菌技术 5病人情况评估病程、年龄、性别、活动状况、病人配合程度、教育 6穿刺工具选择工具类型、穿刺导管材料、穿刺导管型号、风险管理 7穿刺部位准备、正确消毒方法、消毒剂的特性、局部麻醉的应用 8护理维持及管理敷料的应用、固定、冲管、封管技术、留置时间、记录与数据收集,最佳实践,1程序化操作 2减少穿刺次数 3减少并发症 4减少病人费用 5极少针刺伤 6减少劳动强度 7提高病人满意度,INS指南介绍,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是全球输液领域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学术组织,专门制定输液标准、提供专业教育、提倡输液新技术并研究护理效果,其中一个

4、重要的使命是发展和推广标准的实行,从而促进输液护理水平的提高。,溶液酸碱度衡量标准,PH值: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正常血液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侧 PH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一个主要诱因,渗透压,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600 中度危险400-600 重度危险600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治疗方案的评估,输液目的 输液疗程 输液速度 溶液性质 PH值 渗透压,临床常用药物渗透压值,序号 药物名称 渗透压 1 阿霉素 280 2 环磷酰胺 52 3 甘露醇 1098 4 5%碳酸氢钠 1190 5 50%葡萄糖 2526,高渗性液体致静脉炎

5、,1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强 2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 3使血管内膜萎缩、坏死,局部血小板凝集 4血浆渗透压升高 5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变硬,化疗药、血管活性类、抗菌类致静脉炎,1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导致血管硬化 2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加 3血管内膜影响DNA于蛋白质的合成 4血管破坏及输液部位皮下损坏,输液方案,穿刺工具在满足治疗的情况下选择长度适中、管腔小的留置针。 禁止在患侧肢体穿刺 治疗持续时间长者,采用中长导管。 每天对导管进行评估。 穿刺工具应具有防止针刺伤的护针装置。,病人情况的评估,疾病状态(病种、病情、病程) 年龄、性别 活动情况 配合程度 皮肤状况 过敏史,小儿静脉的生理特点,小

6、儿静脉细小脆弱,增加了液体渗漏的发生机会。 皮下组织较厚,静脉不直观不易触及。 液体渗出是小儿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不容易辨别。 静脉炎发生对于新生儿的婴儿并不常见(其免疫反应能力尚不完善)。,小儿静脉的穿刺建议,头皮静脉是小儿输液的主要通路,导管固定对于小儿输液来说是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固定可以避免因导管松动引起液体渗出以及导管脱出的发生。 低血压的新生儿和婴儿静脉穿刺时回血较慢,穿刺时应加以考虑。,液体外渗,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皮下变化 皮下组和肌肉组织的丢失 皮肤较薄 静脉壁老化 内膜:增厚、粗糙 中层:肌纤维化、脂肪化、钙沉积、弹性纤维磨损 外层:组织松弛 容易形成血肿 药物吸收问题

7、 认知能力 器官功能的变化影响对药物的耐受力,穿刺部位的评估,合理选择静脉的原则 根据相应的穿刺工具选择静脉 满足输液治疗的速度 留置期间,有丰富的血液回流 柔软、粗直,富有弹性,充盈良好 选择血管局部皮肤完整、有弹性,穿刺皮肤的选择,穿刺皮肤的选择应包括以下方面评估: 患者身体状况、年龄、诊断和并发症 置管部位血管的条件 穿刺部位周围的情况 预期穿刺部位皮肤的条件 静脉穿刺和置管史 输液治疗的类型、持续时间,老年静脉穿刺的建议,尽可能选用较短、较细的穿刺针以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 导管应固定牢固,以减少导管移动对静脉内膜的刺激 高渗溶液及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应需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输注 高渗溶液输完,尽

8、快输入等渗液体(5%葡萄糖、0.9%氯化钠),以减少对静脉的刺激 系止血带时间不应超过2分钟,同时不宜结扎过紧 避免输注冰冷液体以免引起静脉痉挛 液体温度一般应接近室温 指导患者放松紧张的情绪 穿刺时绷紧皮肤有助于穿刺成功,输液部位的选择,下肢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肢体活动部分受限同时因其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缓慢,输液时液体和药液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时间长。 远端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易形成血栓有关。,化疗病人的穿刺部位,化疗需要长期、安全的输注周期 化疗药物多为高渗、刺激性强,对血管的损伤较大,应从中心静脉输注,减少

9、药物对血管的损害 化疗期间,交错用药时应保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避免不同药物混合产生微粒而导致导管堵塞,外周静脉-短导管,导管选择-实施细则 护士应该使用一个具有被动或主动安全装置的外周静脉短导管,以防止针损伤 头皮钢针的使用应该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 不适宜于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的治疗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胃肠外营养、PH值小于5或者大于9的补液、渗透压超过600mOsm/L的补液 成年人中,应该谨慎使用外用静脉短导管进行胃肠外营养的外周给药,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感染预防标准 在所有可能使护士暴露于血液和体液之下的输液程序中,应该使用标准的预防措施,并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中心静脉血

10、管通路的置入、更换、修复,均要求无菌屏障预防措施 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持手卫生,止血带的应用,扎于进针点上方10cm处 时间不超过2分钟 松紧以插入2橫指为宜 取护针帽、松动针芯,输液装置的使用,无针输液接头的“安全理念” 所有连接在导管座或者通路装置上的无针输液接头应该使用堵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使用酒精、洗必泰或碘酊彻底消毒,但没有确定最佳消毒时间限制。 不建议使用三通,当三通被当作连接装置时,应将无菌帽连接到三通的接口上,保证输液系统密闭。,无针接头,在以下情况下,无条件更换无针街头 无针接头由于任何原因从原输液装置上移除 从导管里抽出血液培养样本之前 无针接头中有血液或则者残留物 无针

11、输液街头被污染的时候 更换血管通路装置时,敷料更换,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膜均可用于覆盖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处渗血,应首选纱布覆盖 敷料应严格按规定更换,敷料完整性受损,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次,纱布辅料每48小时更换一次,封管液的种类与剂量,1无菌生理盐水:每次用量5-10毫升,停止输液后每隔6-8h重复冲管一次。 2肝素盐水:每毫升生理盐水内含10-100单位肝素。每次用量2-5毫升,抗凝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封管液的配制,PICC导管封管液: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1.6毫升肝素钠,配成每毫升含有100单位肝素封管液。 肝素封管液:a.25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一支肝素钠,正压

12、封管5-10毫升 b.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半支肝素钠封管。 儿童封管液用生理盐水100毫升加半支肝素钠2-5毫升每8小时1次。,冲封管时间标准,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必须抽回血 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遇阻力和不能抽出回血,不能暴力冲洗导管 首选冲洗液为10毫升的盐水 对于术后患者使用肝素冲管,钢针零容忍,INS静脉输液指南要求 十大输液安全目标(医疗质量万里行),头皮钢针优缺点,优点: 操作健康,无菌维护 缺点: 对病人要求高 对药物要求高 反复穿刺 刺破血管的危险性高,合理的工具选择钢针零容忍! 良好的导管维护减少并发症! 系统的质量管理全流程改善! 患者安全+护士安全=双重安全!,钢针进行静脉输液弊端,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漏等 头皮钢针智能单次使用 治疗后期无血管可供选择 护士没有准确执行医嘱 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增加 目前很多国家已不存在头皮钢针输液的现象,静脉输液并发症相关因素,病人因素-不可变因素 静脉状况 应激状况 疾病情况 免疫情况 已往输液史 并发症-可变因素 穿刺次数 静脉炎 组织坏死、渗出 堵塞 医护人员因素-可变因素 知识更新 评估技巧 穿刺技术 产品应用,让我们携手推进静疗专科发展! 践行输液标准保护患者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