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373196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王玲玲 岳爱民 CFA 二OO三年四月,1,投资要点,国内汽车市场需求起飞,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整车厂传递价格压力,2003年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短期,规模扩张的机会,行业结构特征及演变,价格和利润率压力,业绩出现分化,规模,成本,技术是长期生存之道,2,受益于国产汽车热销,零部件销售额与整车同步增长,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3,汽车消费增长具备可持续性,中国轿车消费处于起飞时期,注:国内2001年数据;国外为1998年数据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联合国统计处国际比较项目,4,汽车消费增长具备可持续性,各国国内汽

2、车销售变动轨迹(从启动至2002年),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5,零部件需求三驾马车,配套 维修 出口,零部件需求预测,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6,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国内汽车市场需求起飞,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整车厂传递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短期,规模扩张的机会,行业结构特征及演变,价格和利润率压力,业绩出现分化,规模,成本,技术是长期生存之道,7,出口增长迅速,注:2000年海关统计口径有所调整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零部件先于整车打开出口市场,8,出口优势:劳动、材料密集型产品,表:2001年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产品,资料来源: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营概况产销统计

3、,9,汽车巨头增加中国采购金额,资料来源:公司公告,福特提高中国采购金额,10,国际零部件厂商已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跨国厂商利润率不断下降,全球销售额锐减. .而其在中国的业务量剧增,11,比较优势:劳动力,全球每小时人工费用比较,资料来源:美国JohnDeer供应管理服务公司,12,比较优势:劳动力,我国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各公司年报,13,资料来源:CEIC,比较优势:制造业整体能力不断加强,出口额上升,反映国际比较优势,14,比较优势:巨大的潜在市场,全球汽车销量预测,资料来源:汽车普利斯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15,行业

4、结构特征和演变,国内汽车市场需求起飞,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整车厂传递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短期,规模扩张的机会,行业结构特征及演变,价格和利润率压力,业绩出现分化,规模,成本,技术是长期生存之道,16,整车厂下属零部件企业占主导,零部件销售收入排名前15位,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以上汽、一汽、东风下属零部件企业为主导,17,集团重点扶持 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与整车厂同步发展的配套企业,配套企业与车俱进(以东风汽车发动机业务为例),资料来源:汽车工业产销快讯,公司数据,18,整车企业加速推出新车型,无升级和研发能力的配套企业面临淘汰 整车企业的全球化采购 模块化供货令分层更

5、清晰 零部件企业跨区域联合,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整零关系逐渐市场化,国 内,国 外,19,资料来源: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营概况产销统计,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2,独立零部件企业不依附于某一汽车集团 但其专业化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已经使其在某些产品上拥有垄断地位 独立零部件厂商将对传统的整零关系形成冲击,独立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垄断地位,20,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民营企业发展尤为突出,私营零部件企业增长最快 浙江零部件产业跃居第二,私营企业功不可没,21,主要跨国零部件厂商已经进入中国 享有较高的利润率和增长,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外资企业技术领先,盈利能力强,22,对

6、国内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获得适用于国内的先进技术 总体而言,中外联合是双赢的。,资料来源:公司年报,中外联合加强,双赢的结果(以东风科技为例),23,行业整合初见端倪,整合所面临的行政干预小于整车行业 今后23年内部分产品集中度不断增加, 跨区域和集团联合增加 2005年之后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快,24,售后维修市场良莠不齐,售后维修市场结构,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5,持续的价格和利润率压力,国内汽车市场需求起飞,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整车厂传递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短期,规模扩张的机会,行业结构特征及演变,价格和利润率压力,业绩出现分化,规模,成本,技术是长期生存之道,26

7、,入世压力短期内进口产品直接冲击较小,平均价格年下降3 由于受配额限制,进口零部件主要为高附加值产品,短期内对国内企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我国部分劳动和材料密集型产品价格具有比较优势,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进口零部件价格下调过程,27,入世压力由整车厂传导,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罗兰贝格公司,28,零部件企业业绩分化,利润率下降,29,规模、成本、技术长期生存之道,30,规模扩大是盈利增长的基本保证,规模与回报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效应最明显 选择有规模扩张潜力的零部件企业,资料来源:公司年报,31,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持续竞争力,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8、,注重技术开发的企业享有高于行业的利润率水平,32,投资建议和个股分析,上市公司对比,33,一汽四环(中性:121),200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受上下游挤压而 下降,且规模扩张有限 成立合资企业, 逐渐由卡车零部件向轿车 零部件转移. 短期中性, 长期推荐,34,上海汽车(推荐:111),整车盈利贡献日益增加 零部件企业有能力分享轿车企业的增长 虽然累计涨幅较大, 但市盈率水平仍然处 于行业低端,推荐,35,万向钱潮(中性:221),作为独立零部件厂商已经确立了其主要产 品的国内垄断地位,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面临二次发展和扩张的挑战 利润和现金流产生的速度低于扩张需求, 股市融资需求强烈 短期中性,长期推荐,36,问与答,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