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8337039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_囚歌(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二:五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课 题囚歌教学设计课时第( )课 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革命而献身的豪情。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教学重点课文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浮于表面,所以要在充分的朗读中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革命英雄的气节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教具及多媒体应用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预习(一) 揭示课题(板书:“囚歌”)请学生读课题。观察“囚”的写法,从字面看“囚”

2、该怎么解释?交流对“囚歌”的理解。(二)回顾历史,了解叶挺1.回顾历史: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英雄,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被捕入狱,经受着敌人的拷打和迫害,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顽强地斗争着。(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2.了解叶挺: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叶挺的资料。(在交流汇报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新课(三)初读诗歌1.自由读文,感受叶挺的革命气节。2.小组读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中“人”、“狗”、“门”、“洞”、“活棺材”、“地下的烈火”各指什么?作者用什么手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对比)3.指名朗

3、读课文,小组竞赛朗读。(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诗人的品格,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四)细读诗歌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2.学生提问,筛选出中心提问:叶挺想要的“自由”和敌人给予的“自由”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区别?3.小组阅读诗歌,并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两种“自由”的区别。4.小组交流汇报。叶挺的自由: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革命信念,做革命者、真正的人的自由。敌人给予的自由:放弃真理,叛变革命,投降、出卖战友,做他们的“走狗”的自由。(诗歌充满了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凭借分析讲解会使其中饱含的情感大打折扣,所以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抓住一个重点问题讨论,会有助于

4、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当堂练习5.想像叶挺当时在怎样的心情下写成这首诗的?(学生交流)让我们带着对叶挺的敬佩之情来朗诵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背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叶挺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诗歌颂的是一种革命的气节,革命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叶挺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另外,我将本课的课外延伸设计为收集革命诗歌,将阅读面局限于诗歌,这样处理,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又补充了革命故事,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认识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从而获得较为丰满的认识。原来设计的第四环节的“默读诗歌,猜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但问题的提出显得随意了,与诗歌的学习氛围冲突,所以修改为“独立默读诗歌,想一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并做以批注”这样学生在默读中与文本对话,质疑,再到提问,过渡得会自然一些,避免了随意性大的缺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