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83370349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带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水的性质及其运动(2021徐州三模)红海是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水深处水温也达21。图3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2题。1.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运动频繁B. 信风带控制C. 太阳辐射强烈D. 海洋生物繁盛2.红海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洋流性质B. 河流注入C. 海水交换D. 降水量(2021河北高三二模) 当涌浪在近岸碰到地势快速上升的海床,底部的海水运动受阻,上层海水仍持续运动,使得浪顶上涨,向下扣卷,这外近岸点我们称其为起浪点。冲浪就是从起浪点冲向岸边,从起浪点到岸边的区域也被称为浪

2、的破碎带。据此完成下面34题。3.青岛最佳的冲浪时机是( )A1月B5月 C8月D11月4.管浪就是一个大浪卷成管形,冲浪者可以全身滑人其中。下列条件有利于形成管浪的是( )A陡峭的海床地形B能量小的海浪 C连续的两道海浪D微弱的离岸风(2021湖北高三二模)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而浮游植物的生长也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从而形成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挪威一格陵兰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57题。5.该海域浮游植物最丰富的区域是( )APBQCMDN6.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A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B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正相

3、关C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D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7.该海域表层仔游植物旺盛生长的时间是( )A2-3月B4-6月C7-8月D10-12月(2021保定二模)2019年8月,一对澳大利亚夫妇在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瓦瓦乌岛(简称瓦岛)西侧洋面上遇到了一大片”漂浮的陆地,地图上从未出现,远看像沙滩,近看才发现是由大量浮石密集而成。研究发现这种石头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类,内部含有很多封闭的孔隙,故能浮于水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推断浮石的来源是( )A. 由风自瓦岛吹落B. 珊瑚虫遗骸堆积C. 海底火山喷发物D. 洋壳张裂岩石上浮9.几个月后这片浮石群可能出现在( )A. 菲律宾东部沿海B.

4、澳大利亚西部沿海C. 南极大陆沿海D.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10.(2021昆明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洲大鱿鱼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除食用外,经常被用作经济鱼类的饵料,也可制成鱼粉,成为世界上捕捞量最大的冷水性头足类。南美大陆架以西的海域是美洲大鱿鱼的密集分布区,成年鱿鱼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生活在海深8001000m水层中,夜晚则游至海深0200m的表层水域,水温1720的海域是其主要觅食区。夏、秋季成年鱿鱼会向2428的沿岸水域洄游产卵,冬季则返回深海。某些年份信风减弱,秘鲁西岸表层水温异常升高,会使美洲大鱿鱼数量明显减少。下图示意美洲大鱿鱼密集分布海区。(1)分析美洲大鱿鱼

5、密集区形成的自然条件。(2)说明美洲大鱿鱼捕获量大的原因。(3)推测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升高时,美洲大鱿鱼数量减少的原因。答案及解析1.A 2.C【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而信风带控制、太阳辐射强烈是表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故BC错误,海洋生物繁盛而是海水温度高的结果,D错误;联系红海的板块位置,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热释放多,因此深层海水水温高,A正确。故选A。第2题,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洋流性质、 河流注入 、海水交换 、降水量与蒸发量、融冰与结冰等,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域,整体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排除D;海域较封闭,南北几乎不受洋流影响,排除A;

6、东西侧陆地河流稀少,几乎无河流注入,排除B;而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水交换较北部强,因此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C正确,故选C。3.C 4.A【解析】第3题,4月10月是去青岛游玩的最佳季节。旅游黄金季节从3月末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初,尤其是8月下旬,海水温暖,是海滨旅游的黄金季节。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当涌浪在近岸碰到地势快速上升的海床,底部的海水运动受阻,上层海水仍持续运动,使得浪顶上涨,向下扣卷”可知,管浪形成需要陡峭的海床地形,A正确;能量大的海浪,B错误;不需要连续的两道海浪,C错误;与离岸风无关,D错误。5.C 6.A 7.B【解析】第5题,M地区为寒、暖

7、流交汇处,营养盐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海水水温越高,越有利于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生长,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浮游植物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海水中的营养盐越少;故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正确。第7题,4-6月,该海域水温高,表层浮游植物旺盛生长。由于大量营养盐的消耗,7-8月海水中营养盐含量下降,表层浮游植物生长速度减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8.C 9.D【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该地区的浮石体积较大,风力的搬运作用主要是体积较小的碎屑物,故A错误;珊瑚礁的主要成分为碳

8、酸盐类,该浮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类,故B错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迅速冷凝后形成疏松的气孔构造,且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海底火山喷发将岩浆物质带到表面,形成有气孔的玄武岩,故C正确;该处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故D错误。第9题,读图该浮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受南赤道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可能将浮石携带到澳大利亚东海岸,故D正确;南赤道暖流向西流,菲律宾东部在北半球,故A错误;南赤道暖流受澳大利亚大陆的影响,不能移动到其西部沿海,故B错误;南纬40附近有横贯全球的西风漂流流经,浮石不易漂到南极大陆沿海,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10.(1)沿岸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寒流流经,水温适宜;海水深、

9、海域面积广,生存空间大;产卵区紧邻觅食区,利于生长繁殖。(2)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数量多;有明显的洄游和垂直移动规律,易于捕捞;分布较集中,捕获量大;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3)水温升高,改变其生存环境;受信风影响,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减少;向冷水海域迁移。【解析】(1)结合材料以及图示信息可知,南美大陆架以西的海域是美洲大鱿鱼的密集分布区,该地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一方面,秘鲁寒流属于上升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食物充足,另一方面,美洲大鱿鱼属于冷水性头足类,寒流流经使得水温适合美洲大鱿鱼的生长;根据材料“成年鱿鱼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生活在海深8001000m水层中,夜晚则

10、游至海深0200m的表层水域”以及图示海水深度信息可知,区域海水深度深,海域面积大,其生存空间广阔;最后,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产卵区紧邻觅食区,夏秋季节洄游产卵和冬季返回深海之间的路程短,有利于生长繁殖。(2)根据材料“美洲大鱿鱼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以及上题分析可知,其繁殖能力强,本身的数量多,有利于捕捞;其次,根据材料“除食用外,经常被用作经济鱼类的饵料,也可制成鱼粉,成为世界上捕捞量最大的冷水性头足类”可知,其用途范围广,市场需求量大;根据材料“成年鱿鱼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生活在海深8001000m水层中,夜晚则游至海深0200m的表层水域,水温1720的海域是其主要觅食区。夏、秋季成年鱿鱼会向2428的沿岸水域洄游产卵,冬季则返回深海”可知,美洲大鱿鱼有明显的垂直移动规律和洄游规律,有利于人类掌握该规律而便于捕捞;最后,南美大陆架以西的海域是美洲大鱿鱼的密集分布区,分布集中,便于捕获。(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美洲大鱿鱼属于冷水头足类,适合冷水环境,而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升高时,其水温升高,生存环境改变,也促使了鱿鱼向冷水海域迁移,鱿鱼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升高,表明东南信风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减少,饵料减少,鱿鱼的数量减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