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83370329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6月全国各地二模、三模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湖泊(带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泊(2021安徽三模)麦兹巴赫冰川湖(图3)地处天山腹地,由上湖和下湖两部分组成。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退缩形成湖盆,南部冰川阻塞形成下湖,上下湖之间由狭长的水道相连,上湖常年保持蓄水状态,下湖仅蓄水期有水,溃决后常为空湖。据此完成13题。1.利用遥感影像采集冰川湖面积数据的最佳时间是A.1月底前B.4月初后C.7月底前D.10月初后2.当地拟对麦兹巴赫冰川湖进行流域综合整治,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拓宽双湖间河道发展航运C.发展网箱养殖放养罗非鱼B.加固大坝抽下湖水至上湖蓄能发电D.修筑上下湖大坝并建梯级电站发电3.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退缩,麦兹巴赫冰川湖A.上湖变小,下湖变大B.上湖和下湖均变

2、大C.上湖变大,下湖变小D.上湖和下湖均变小(2021南昌三模)班公湖是高原上的内陆湖,大部分位于我国西藏,小部分在印度境内,周边群山环抱,冰峰林立。湖水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班公湖地理位置重要,219国道(新藏公路)经过湖泊东岸。下图示意班公湖及219国道位置。据此完成46题。4. 219国道E至F路段路面起伏大势是( )A. 一直升高B. 一直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5. 甲、丙两个湖区湖水的流向及流速表现为( )A. 两者都相同B. 流速相同流向不同C. 流向相同流速不同D. 两者都不同6.夏季乙湖区水温低于甲湖区,是因为乙湖区( )A. 有河流注人B. 有湖

3、水上升C. 湖面宽度更小 D. 湖水盐度更低(2021雅安三诊)新疆博斯腾湖(下图)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湖区周围低湿地或浅水中生长着广袤的芦苇,芦苇全身都是宝,在当地被广泛利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关于博斯腾湖叙述正确的是(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有出湖径流带走盐分入湖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湖泊西岸芦苇分布较东岸多A. B. C. D. 8.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9.下列对芦苇的利用方式中,最有利于减轻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是( )A. 造纸B. 制饲

4、料C. 制药D. 制手工艺品(2021昆明三模)绿湖(下图)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一个小湖泊。该湖6月水深达12米,淹没了周围草木,水质清澈。7月底以后湖泊的水位开始下降,冬季几乎完全干涸,湖床布满绿草和树木,变成一座徒步小公园。据此完成1012题。10.下列湖泊与绿湖成因相类似的是( )A. 苏必利尔湖B. 长白山天池C. 五大连池D. 死海11. 绿湖水质清澈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坡度大B. 水生生物量大C. 湖水盐度高D. 补给水源洁净12.导致绿湖冬夏季节水位变化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 降水B. 气温C. 蒸发D. 下渗(2021河南信阳二模)温尼伯湖是加拿大南部边界最大的湖泊,

5、有众多河流汇入,湖水经纳尔逊河排入哈得孙湾,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结合温尼伯湖流域图(下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温尼伯湖及其周围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湖区冬季不结冰 B. 温尼伯湖为咸水湖C. 温尼伯湖为断陷湖 D. 湖区周围是重要的春小麦产区14.雷德河现是温尼伯湖重要水源,与之前相比,其水文特征产生的变化为( )A. 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 河流水量变大C. 出现了凌汛 D. 含沙量变大答案及解析1.C 2.D 3.C【解析】第1题,该湖泊主要补给为冰川融水补给,夏季补给量大,湖泊水量最大,汛期后下湖一般在7月底8月初易溃决,因此7月底前为最佳

6、数据采集时间。第2题,对上下湖的流域综合整治要遵循国土整治的一般原则,既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还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抽水蓄能发电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图上比例尺显示上下湖距离约2km,且落差较大,向上湖提水能耗巨大,成本较高;修筑上下湖大坝并建梯级电站发电,既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又有利于防止下湖溃决引发的洪水灾害,还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对上下湖进行流域综合整治的最合理措施;上下湖间河道太短且落差较大无航运价值;发展网箱养殖污染水质,且罗非鱼为热带鱼类,不适合高山冰川湖养殖。第3题,随着冰川退缩,上湖沿冰川退缩的方向向上扩张,面积增长,同时由于冰川融水大量被上湖拦

7、截,下湖接受冰川融水减少,面积减小。4.D 5.C 6.A【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219国道E至F路段途经班公湖东岸,地势相对周围较低的区域才会集水形成湖泊,所以公路沿湖地段地势较低,E至F路段路面先降低,后升高,故D项正确。第5题,图中显示,班公湖东部支流汇入多,故湖泊东部水量大,所以湖水总体由东向西流,但由于湖面宽度不同,影响流速,湖面越窄流速越快,因此,甲、丙两湖区流速不同,流向相同,本题C为正确选项。第6题,乙湖区水温低于甲湖区,主要是由于该湖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水温较低,而乙处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所以水温较低,故A项正确。湖水上升、湖面宽度、湖水盐度与水温无关,所以排除B

8、CD三项。7.C 8.D 9.B【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湖泊主要的补给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正确。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可知,博斯腾湖既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因此有出湖径流带走盐分,正确。博斯腾湖地区降水稀少,湖泊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湖泊的水位年际变化不大,错误。西岸是河流的入湖口,湖区周围湿地较多,芦苇生长旺盛且面积分布较广,正确。第8题,陆风转湖风是指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气温,由图可知应为冬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博斯腾湖太阳高度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

9、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故选D。第9题,制饲料可以为该地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减轻过度放牧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从而减轻土地荒漠化,B正确。而造纸、制药、与制手工艺品起不到减轻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作用,ACD错误。10.A 11.D 12.B【解析】第10题,结合材料读图可知,绿湖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较高,由冰川溶蚀作用形成,与苏必利尔湖成因类似,A正确;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口湖,B错误;五大连池属于堰塞湖,C错误;死海是由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的构造湖,D错误。第11题,绿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一个小湖泊,6月水深最深,7月底以后湖泊水位开始下降,冬季几乎完

10、全干涸,由此可推断绿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水源洁净,含沙量小,从而使绿湖水质清澈,D正确;流域坡度大会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湖水含沙量大,水质浑浊,A错误;水生生物量大会导致湖水透明度下降,B错误;湖水盐度和湖水清澈无关,C错误。第12题,结合上题分析,绿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量随气温而变化,因此绿湖冬夏季节水位变化较大的主导因素是气温,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D 14.C【解析】第13题,据材料可知,温尼伯湖有众多河流汇入,湖水经纳尔逊河排入哈得孙湾,因此属于外流湖淡水湖,B错误;据图可知,纬度高,为冰川侵蚀形成,冬季有结冰,A、C错误;纬度高,气温低,湖区周围是

11、重要的春小麦产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类似,D正确。第14题,据材料可知,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雷德河现是温尼伯湖重要水源,则雷德河由原来向南流变为向北流注入温尼伯湖,纬度较高,有结冰现象,且流向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因此出现了凌汛。15.(2021广东惠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 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 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 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 5000 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 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1)描述草海湿

12、地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6 分)(2)指出 70 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4 分)(3)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6 分)(4)请在以下两观点中选择一个,并解释该观点的理由。(6 分) 观点:草海湖泊未来终将消失。观点:草海湖泊仍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的可能。15.(1)特征:由东南、西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南部、西部地势较高,西北较低) ;依据:湖泊地处湿地西北,溪流从东南、西南方向汇入湖泊。(2)西部地形抬升,导致草海面积萎缩;湖泊中心位置向东南(东)方向移动。(3)现代草海处气候干凉期,湖泊面积较小;水温低,动物生

13、长较慢,适宜生存的动物种类较少;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4)观点理由:(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 草海湿地西部不断抬升,湖体向东萎缩,由于东南(东)面地势高,湖体向东南(东)方向迁移受到限制,(按草海湿地演化趋势)其在未来将持续萎缩,直至消失。观点理由:草海湿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取水及污染减少,对其生态保护增加;草海(目前处于干凉气候末期)未来将从干凉期转变为温湿期,降水补给增加,湖水面积扩大。【解析】(1)河流总是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因此河流的流向对地势具有指示作用。由图可知,图中溪流从东南、西南方向汇入草海湖泊,说明草海湿地区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

14、南、西南向西北倾斜(东部、 南部、西部地势较高,西北较低)。(2)湖泊是地形低洼的地方积水形成的,西部地势的抬升,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并且引起湖泊中心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3)根据材料中“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可知,现在草海流域正处于干凉期,气温较低,气候较干旱,湖泊面积较小。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气温低,造成动物生长繁殖较慢,并且适宜低温环境的动物种类较少。故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4)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可以选择观点,也可以选择观点,只要说明观点的合理性就可以。若选择观点,具体理由应该是随着板块运动的继续进行,青藏高原持续抬升,使得草海湿地西部不断抬升,湖泊面积萎缩,并向东侧移动,但是由于东侧地势较高,向东移动过程收到抑制,湖泊不能向东流动,使得湖盆面积减小,并逐步消失。若选择观点,理由:草海湿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人类活动较少,人为取水及污染减少,对其生态保护增加,有利于草海流域湿地面积的扩大;草海目前处于干凉气候末期,不久的将来,将会转变为温湿期,流域内降水增多,补给草海的水量增加,湖水面积扩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