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83364699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材版本教育部组织编写2019年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立足点在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根本点又在于教学立意。历史教学立意是统领全课的灵魂,蕴含思想性和价值判断,同时提供一种释史的视角。本课的课堂立意是“流动”,这是宋王朝的典型特征。围绕这个关键概念,本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用“流动”把碎片化的经济、社会变化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全课内容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现象描述到实质分析、由学科知识到学术思想的演进,这对学生学科素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内容分析(一) (一)课标要

2、求认识两宋王朝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课标要求学生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之上,探讨宋代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二)教学内容的分析就单元教学的知识结构而言,认识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新变化是学习要点之一。与政治领域相比,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新变化影响更为深远,学习难度也更大,属于本专题的难点,应当与前后历史时期对照观察,才能充分认识两宋相关变化的重要性和特色所在。就本课内容而言,本课四个子目,设置顺序是先讲经济,后讲社会。前两目都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按照古代经济史通常的叙述次序,第一子目“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讲农业、手工业;第二子目“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讲商业和城市;第三子目“经济重心南移”也是以

3、经济为主,略微涉及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第四子目“社会的变化”基本属于社会史领域。(三) (三)学生情况分析首先,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基于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史料的方法,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因素。其次,宋代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是初一年级历史学习的内容,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都市的繁华已经有所了解。解决无意义的重复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应围绕着学生真正的困惑展开教学,一方面在知识层面学生没有掌握宋元时期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内部的联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尚需要了解。在素养方面,还需要不断渗透。教学目标1、知道宋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2、运用不同

4、类型的史料,体验宋代商业的繁荣,经济格局的转换和社会的新变化。3、探讨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与科举重心南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渗透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代商业和社会的变化(二)教学难点:社会的变化、对宋代流动性原因的分析与认识通过表格和地图,了解战况。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 教学资源:文字材料、数据材料等(二)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探究法等教学流程导入以“流动”为视角,展示对宋代经济与社会的总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百物周流商贸达天下梳理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多角度探讨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把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放在原因中去理解,整合教材。重心南流江东

5、甲天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宋代的表现,认识其造就的江东甲天下的经济格局和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将社会的新变化置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宋代阶层高度流动、国家管理宽松的新特点。激情引趣整合教材突破重点史观渗透认识格局、文化新特点深化认识突破难点总结阶层汇流大宋新天下将两宋的流动置于历史长河中,认识其流动的特色所在和重要性。 回应主题拓展延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提问:你们印象中,宋朝是个怎样的朝代?发表自己对于宋代的印象,初步感知宋代流动性的特点激发学生深入了解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思考做铺垫。百物周流商贸达天下一、百物周流商贸达天下1.宋代商

6、业繁荣的体现1)繁华之都市:提出问题:宋代都市商业在经营上有什么特点?2)市镇之繁荣出示材料:据统计,宋代大约有60007000个圩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3)和平之榷场出示材料:迄今井邑幼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刘迎提出问题:榷场贸易带来了哪些影响?4)跨海之丝路出示材料:(宋高宗)曰:“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肯来动得百万缗也”提问: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对宋代财政收入的影响?5)新生之纸币出示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朝宝钞的图片,提问:市场扩大促进了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提问:教材

7、中说:“宋朝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如何理解?点评学生的答案。总结:宋代在市场的规模、商税的占比、货币的变化上都超过了前代,所以说是一个高峰。提问:为什么宋代的商品经济如此繁荣?展示一组资料: 农业的成就:稻麦复种制,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棉花的推广、人口的增加 手工业先进部门的成果:制瓷业、丝织业、造船业 材料: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过渡:以上,我们感受到宋代经济发展的盛况,宋代经济的发展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得出新特点:1经营方式:出现各种形式的广告;2经营内容:服务业和文化娱乐

8、活动发达;服务对象:面向大众感受都市商贸辐射到了乡镇和农村地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理解榷场贸易带来的影响:推动商业发展,增加国家收入,促进民族交融。结合材料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非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增多。联系所学认识到: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宋代大量铸造铁币的同时发行纸币,元代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将答案写在学历案上,并通过数码展台展示结合教材第一子目,得出认识: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提供足够的粮食、原料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大量的商品和交通便利国家相对统一,交通便利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思考:如气候角度、科技角度

9、。通过文字材料感受繁华之都市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相结合,感受宋代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乡镇和农村地区。通过诗文材料,感受边境贸易往来的密切。感受宋代海外贸易超越了前代。通过新生之纸币,感受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提高解题能力,及时课堂反馈。理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渗透唯物史观。联系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进而理解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心南流江东甲天下二、重心南流商贸达天下1、提问:宋代的垦田数和人口数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出示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元脱脱宋史范祖禹传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高斯得耻堂存稿提问: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还表现在哪些方面?3、提问:经济重心

10、南移在元代的表现呢?4、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提问:北宋进士录取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过渡:经济的的发展除了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还促进了社会的变化。结论:宋代垦田数和人口数量南多北少,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阅读材料,进一步得出经济重心南移还表现在:国家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南方超过北方。认识到元代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分离,元代通过重新开通大运河等,实现南方财赋北运。感受到:南方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两浙地区人才集中。解题方法的指导落实基础知识区分清楚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影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渗透唯物史观。阶层汇流大宋新天下三、阶层汇流大宋新天下1、一看官员 材料:据宋朝宝祐四

11、年登科录记载,当年(1256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提问:宋代,将近70%的进士出身平民,说明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宋代大量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改变了过去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社会阶层固话问题有所解决,这是一种纵向的阶层流动,是社会的进步。过渡:门第观念的淡化还体现在婚姻择偶观念的改变上2、二看婚姻:出示材料: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北宋)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撰,李伟

12、国点校:萍州可谈提问:宋代婚姻择偶不看重门第,看重什么呢?出现这种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过渡:科举制取士更加公平反映了宋代阶层的纵向流动加强,那宋代阶层的横向流动如何呢?3、三看奴婢出示材料:奴婢贱人类同畜产.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唐律疏议提问:唐代,奴婢的地位如何?出示材料:宋太宗时,京师有一名市民击登闻鼓,起诉其家奴丢失了他家的一头猪,要求家奴赔偿损失。太宗下诏,“赐千钱偿其值”。这是中国社会史的一个标志性案件:意味着从魏晋到隋唐的奴婢制已经瓦解,主家与奴婢从此都是法律上的主体。双方如果有了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吴钩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提问:宋代奴婢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四看农民佃

13、农与地主的关系契约化,减轻了人身控制。出示材料:宋代除国有土地外,私人土地的买卖不受到任何限制。随着货币流通的发展,土地买卖愈益盛行。漆俠宋代经济史提问:宋代土地买卖不受官府干预对农民的自主权产生了什么影响?总结:官员、婚姻、奴婢、农民的流动,分别体现了宋代阶层的纵向和横向流动,其中体现的平民化、自由化、宽松化,让我们感受到宋代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开始有了超越以前的关注。结合所学分析:70%的进士出身平民,说明家世门第不影响科举录取,门第观念在淡化,也说明宋代科举制完善,取士更加公平。分析材料一,宋代婚姻择偶看重财产,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 榜下捉婿,反映的是婚姻择偶看重政治地位

14、,反映的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宋代实行文治的治国之策。阅读材料,得出:唐代奴婢地位低下,受到人身束缚,没有迁徙的自由,不能横向流动。阅读司法案例,得出宋代奴婢取得了平等的法律身份,人身束缚削弱,有了自由迁徙的自由,可以横向流动。通过对比前朝,认识到:宋代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加速,给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由迁徙。通过探究宋代社会的变化,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梳理宋代高度的阶层汇流。科举取士更加公平体现的是门第观念的淡化,促进了阶层的纵向流动。婚姻择偶注重经济、政治地位,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科举制完善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渗透唯物史观。通过与前朝对比,奴婢取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实现了阶层的横向自由迁徙。总结提升:宋代社会变化中体现的平民化、自由化、宽松化,体现了对于“人”的关注。总结1、宋朝的流动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布置作业:就某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