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307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历史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8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2、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1.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周初分封,首封为齐。姜尚属于受封类型中的A.周天子的亲属 B.先代的贵族 C.功臣 D.归附的部落首领2.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反映了A.唐太宗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许多

3、人才一直工作到老年B.贞观年间,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C.唐太宗增设殿试,许多人为此奋斗终身D.唐太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很多人为考试作诗熬白了头发4.奔赴索马里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一首军歌,歌词中唱道:“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歌词中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航海家郑和。那么,历史上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C.长

4、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6.右图所示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中国代表,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B.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最后被处决C.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最后壮烈牺牲D.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自杀殉国7.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集会示威,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是哪一条约的签订使得台湾人民这么气愤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有史学家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种说法可谓是一针见血,但是,洋务运动也有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5、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派“自强”、“求富”的口号,使中国逐步走上富强的道路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A. B. C. D.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下面有四幅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哪一幅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西安事变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最后之所以能和平解决的根

6、本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1.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1.下列关于教育的改革,不属于近代发生的是A.科举制度1905年被废除 B.京城扩充国学的规模 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学制 D.出现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1.在

7、“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图片展览馆中,有一个展厅出现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青藏公路、武汉大桥等图片资料。请给该展厅定一个名称A.“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起步” C.“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D.“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1. 2008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中说到:“30年前,在邓小平先生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第一个五

8、年计划完成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实践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是A.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B.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C.创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经济特区1.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这种“民主”的实质是 A.男性公民的民主 B.本邦居民的民主C.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D.包括奴隶在内的民主1.下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史实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阿拉伯数字在12世纪开始传到欧洲,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 B.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因此命名为“阿拉伯数字”C

9、.马可波罗是英国人,在元朝来到中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 D.马可波罗行纪是马可波罗亲笔所写,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1.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是1.2007年12月17日, 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每年3月25日定为“缅怀奴隶制和跨大西洋贩卖奴隶行为受害者国际日”。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奴贸易,黑奴贩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非洲欧洲 B. 欧洲美洲 C.美洲欧洲 D. 非洲美洲20.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社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是 A.国民缺乏教育 B.政治专制 C.土地分配 D.农民实

10、际上没有土地21.认真观察右边漫画,这次激烈的争吵应该发生于哪次战争之后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科索沃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22.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内容是 A.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B.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C.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由德国转让给日本D.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23.在国际事务中,往往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是我们所期望的,下列哪个事物的内容没有损害中国的利益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凡尔赛和约的签署 D.雅尔

11、塔会议的召开24.与右图所示旗帜(蓝底白星)相符的信息是 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A.B. C. D.25.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起,演变成了美英法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而早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并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这充分说明 A.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26.说到办特区,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建议从汕头开始

12、,因为那里有海港,历史上也是开放的。汕头经济特区建立的时间是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27.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哪个近代企业在汕头设立分局,开辟了上海至汕头,汕头至新加坡等国内外航线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28.俗语是民间口头语言,包括口语性的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下列不属于汕头特色俗语的是 A.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 B.生阿弟,卖阿兄 C.生仔勿读书,不如饲大猪 D.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二、综合题:(每题12分,共24分)29.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常一次改革是否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

13、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和发展,若失败可能会遭致内乱和冲突。阅读下列有关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二:政府建立后,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理之下。1871年,政府派遣要员出访欧美,所到之处看到“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决定以欧美为榜样。政府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短短数年内就兴办了26000所小学,一批大学也纷纷开办。材料三:“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在政治方面有什么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3分)(2)根据材料二可知,这是日本历史上什么改革的内容?这场改革为什么会成为日本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3分)(3)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推行怎样的政策?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此经济政策的认识。(3分)(4)在日本,改革使它在近代成为亚洲唯一崛起的国家;在中国,现代的改革使中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进行?(3分)30.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