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3068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m/s。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

2、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

3、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分钟。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初三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二、 乐音与噪声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

4、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关。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 超声与次声1、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

5、礁等(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m/s)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 =2 解得S=727.6m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

6、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

7、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8声音要靠 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1) _ ;(2) 。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设计三个

8、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器 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123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秒他听到了回声。问: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初三物理总复习 三 多彩的光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 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3条)(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4) 作图:(如下)3、光的折射:(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

9、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2f:物大缩小 u=2f:物等等大 u2fu32cm即选D。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

10、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 放大倒立的实像1(04广东)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 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2(04宁夏)(2分)“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_像(填“实”或“虚”)3(04佛山)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

11、路是不可逆的4(04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 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5(04临沂)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 A. 反射角应为50 B. 折射角应为40 C: 折射角应为50 D. 反射角应为406(04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1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m B4m C5m D6m7(04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

12、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8(04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度 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9(04福建宁德)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 10(04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_ 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_ 不同.1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