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298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福建省中考评价报告(有删改)(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有删改)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总体评价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省级评价结果比较表 地区 等级维度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命题管理 自评质量 试卷质量政策性 导向性 实测结果 科学性 技术性福州、宁德、南平、莆田命题管理方面因未达到命审题人员必须参加“5年内培训”要求,视情况严重与否评三星或四星。漳州自评报告部分“套用”2013年内容,宁德“规范细目表”不规范、数据严重缺失,“自评质量”分别评为四星。九设区市都能体现良好的“政策性”与“科学性”,因此均评为五星。厦门卷坚持“口语交际”考查、试题选材新鲜时代感浓郁,泉州卷综

2、合性学习试题“探究”意味浓、题目设置具有创新性,在“导向性”方面相对比较突出,评为五星,其余七市评为四星。“难度”方面,厦门等七市基本符合省纲要求,评为五星;福州、南平略有偏差,评为四星。在“技术性”方面,厦门、宁德、三明三卷个别试题“打磨”不够,存在较明显瑕疵,分别评为四星,其余七市评为五星。1.命题管理2.自评报告质量3.试卷质量(1)政策性试卷的考试性质、时间、形式、题量、总分及卷面情况项目设区市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分钟)主观题量客观题量题量卷面总分阅读量(字)答题量(字)图表数页码数福州闭卷120191201505400125016厦门闭卷120171181505087110036宁德闭

3、卷120181191505400130026莆田闭卷120190191505400125016泉州闭卷120173201505000100006漳州闭卷120171181504700127026龙岩闭卷120134171505200150016三明闭卷120185231505511135516南平闭卷120201211505500135016九设区市都能遵循考纲要求,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都是120分钟,分值为150分。在试卷结构方面,福州、南平、厦门、泉州、龙岩、漳州均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三明、宁德“综合性学习”试题单列一道大题,莆田卷结构为“阅读”、“综

4、合性学习”、“作文”三大板块;另外,龙岩、漳州、莆田四市作文为70分,福州作文65分,其余泉州、宁德、南平、三明、厦门五市作文为60分。各设区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基本符合考纲要求。试卷的总题数基本在20题左右,最少为龙岩卷17题,最多为三明卷23题。 (2)导向性九设区市中考语文试卷基本都能落实课改理念,坚决贯彻减负精神。九市试卷依据课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的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试题进行考查,考查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等五个能力层级。大多试题都能注重落实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语文学科能力与方法,还能将试题文本或试题设计与情感

5、、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其中,厦门卷坚持“口语交际”考查、试题选材新鲜时代感浓郁,泉州卷综合性学习试题“探究”意味浓、题目设置具有创新性,在“导向性”方面相对比较突出。4. 综合性学习:民俗旅游。(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 “文都”端午】“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节日习俗独具特色。安溪县湖头镇端午有“献江”习俗:端午午时(12时),先在蓝溪边的关帝庙祭请关帝爷,祭祀结束,祭江队高唱屈原招魂歌,随后把整串的粽子抛入江中。岸上和桥上的人们也纷纷抛出粽子,砸向龙舟;舟上的人回掷,形成一场粽子大战,至粽子抛完为止。【材料二 “虚拟”端午】网络科技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过节的新选择,他们可以宅

6、在家里,到网络上快节奏地体验别样的“节味儿”:和网友聚在虚拟社区里参加各种节日活动,既能“吃”到令人垂涎欲滴的节日特色食品,也可“赛龙舟、扔粽子、编彩带”;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心得。(1)网友们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想“拼凑”一幅对联表达感受,邀请你参与,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2分)祭关帝歌招魂传统习俗独具特色宅家中聚网友 (2)泉州旅游部门想动员更多网民赴湖头镇参加端午活动,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是什么?(2分) 【材料三 “采风”端午】北京某旅行团慕名前往安溪湖头镇参观端午民俗活动,经网络查询,整理出三条线路:线路1:北京起乘飞机(约2小时 票价约1300元/人)晋江转乘汽车(约2小时

7、 票价约30元/人)安溪湖头线路2:北京起乘火车(约30小时 票价约450元/人)厦门转乘汽车(约2小时 票价约30元/人)安溪湖头线路3:北京起乘动车(约10小时 票价约750元/人)福州转乘动车(约1小时 票价约60元/人)泉州转乘汽车(约2小时 票价约40元/人)安溪湖头(3)相比“线路2”与“线路3”,“线路1”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2分)优点: 缺点: (4)湖头特产丰富,旅行团购买了大量特产,经费紧张。你认为旅行团返程时应选择哪条线路,理由是什么?(2分)线路 理由: 【评析 】综合性学习的灵魂是探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此题的第(3)(4)小题极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用所探究的问题解决

8、生活的能力,考查的语文能力的生活化运用,考查指向是比较简单的“探究”能力。另外,此题在命题形式上采用了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试题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置了极具生活气息的情境:将民俗节日、网络科技与线路探究整合为一体,真正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第(1)小题考查对联,为传统题型;第(2)小题考查“劝说辞”,考查指向是口语交际;第(3)(4)小题第(3)(4)小题考查的语文能力的生活化运用。【试题答案】(8分)(1)(2分)示例一:现代科技异彩纷呈 示例二:虚拟社区畅所欲言 示例三:网络科技趣味横生(主谓结构1分,内容恰当1分) (2)(2分)

9、亲身参与,真切体验(感受)。(意思对即可。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2分)快速(或快捷、用时短) 价格高(贵) (4)(2分)2 中转次数少(避免中转麻烦),且价格便宜。(意思对即可)(3)难度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学科实测数据比较表项目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平均分99.699.11107.59101.68102.67101.8107.74109.497.58及格率73.8576.681.1276.4485.3680.886.2485.2169优秀率7.161.823.397.6421.8118.711.4938.8932标准差28.0719.7228.7935.0

10、922.0626.623.3922.1535.36难度0.660.660.720.680.70.680.720.730.65区分度0.420.470.420.390.30.50.320.290.3大部分设区市语文试卷的总体难度的预设比较合理,既有效检测学生初中毕业的语文水平,又为高中学校的综合考评与择优录取提供依据。相比2013年,大部分设区市及格率都有所提高:宁德、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卷的及格率在80%以上,达到省厅要求;厦门、莆田卷的及格率也基本靠近80%的要求;福州、南平两市及格率略低。优秀率方面,厦门、莆田、龙岩优秀率是按120分(80%)计算上报,因此“优秀率”明显偏高。其余六市,

11、按127.5分(85%)计算优秀率,情况都差不多,南平卷优秀率略高。建议:中考试卷行政部门对难度有硬性规定,即:整卷的难度系数初中方面省语文科考试说明规定试卷全卷难度约为0.8左右!低难度(易)、中等难度(中)、高难度(难)三类试题应各占一定的比例(811),试卷中不应出现难度系数过低(如低于0.2)的试题。容易题:难度值0.7以上,中等题:(难度值0.50.7,稍难题:难度值0.30.5 。试题难度值测量:即考生本题所得平均分与本题总分之比。(4)科学性九设区市都高度重视试卷的科学性、思想性与严谨性,没有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没有思想性方面的偏差。(5)技术性在试卷编排方面,九市试卷在文字表述、

12、情境设置、设问指向、应答要求、赋分等方面都比较合理、规范,没有比较明显的差错、失误。总体来看,除厦门、宁德、三明三卷个别试题“打磨”不够,存在较明显瑕疵,需要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作出改进外,九设区市的语文中考试卷总体质量是不错的,试题测量结果无疑是有效的。二、各设区市试卷体现的主要亮点1.九市对“课标”认识更趋统一,试卷结构总体更加简约明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培训,各地市相互学习,互为取长补短,九市对“课标”认识更趋统一。九市都能依据课程标准中“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的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试题进行考查,试卷结构更加简约明晰:福州、南平、厦门、泉州、龙岩、漳州均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莆田卷结构为“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三大板块;三明、宁德“综合性学习”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