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278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8-15课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戊戌变法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资产阶级另

2、一个派别革命派又是怎样进行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的?(一)预习导航:看谁对以下问题找得快有准 兴起: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组织准备) 时间: 地点: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纲领: 发展 (政党建立) 性质: (近代化 领导多次武装起义探索的第 时间: 二阶段: 武昌起义学习西方 高潮 意义: 的政治 时间: 制度)中华民国成立 驻地: 结局: 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 的指导思想及其内容是什么?2、“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三)小结:(四)反馈练习单项选择 1、为民主共和国做出贡献,堪称民主革命先驱的是( )A周恩

3、来 B孙中山 C李大钊 D毛泽东2、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最根本原因是( )A外国侵华势力强大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3、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的相同之处是( )A提倡民主共和 B提倡民主科学 C提倡学习西方 D要发展资本主义5、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关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推翻了封建制度结束封建帝

4、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简答题:如何全面评价?(五)学教反思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学习重点:新文化

5、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学习过程:导入: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和蔡元培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进步潮流,即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化健将,他们为何要掀起这场运动?这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预习导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背景: 2、兴起标志: 新文化运动 3、代表人物: 4、口号(旗号): (近代化 5、主要阵地: 探索的第 前期 三阶段: 6、主要内容 学习西方 后期 思想文化) 7、性质: 8、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请大家群策群力,分析讨论,看谁表现更精彩!1、向文化先驱者

6、学习什么?2、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三)小结:(四)反馈练习单项选择 1、近代化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变法维新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A B C D3、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共和,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

7、主义的胜利这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 胡适5、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就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7、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革命从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简答近代化三部曲指什么事件,他们有什么特点

8、?(五)学教反思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

9、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学习过程复习提问:导入:一、预习导航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合理要求被拒绝。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后,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三千多人在 集会讲演,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2.,五四运动的口号是 、 反对在 签字、惩办卖国贼 等人,在北京领导这次学生斗争的是 和 。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 的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 4、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 等人在 、 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