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2776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复习课讲义二(声现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 球 雅 思 教 育 学 科 教 师 讲 义 副校长/组长签字: 年 级 : 上 课 次 数 :学 员 姓 名 : 辅 导 科 目 : 学 科 教 师 :课 题 声现象课 型 预习课 同步课 复习课 习题课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 学 目 的培养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莹莹物理规律能力解释物理现象等重 难 点1. 根据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判断相关的声现象;2. 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与什么因素有关;3. 知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防治噪声;4. 掌握人们是如何利用声音为人类服务的。教 学 内 容【要点辨析】1 声音产生的条件( l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

2、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 )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3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练习: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2 声音传播的条件( l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

3、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3 )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大小 【例2】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

4、人们的注意;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3 对发声的理解( l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4 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5 正确认识音调( l )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响与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例如:在音乐

5、中,同一音阶中1、2 、3 、4 、5 、6 、7 音调逐渐升高。( 2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 3 )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 次到20000次人耳听觉的这个范围决定了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蚊子【疑点辨析】1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l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2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大庭广众中讲话时,用一个喇叭形的传声筒,能传得远( 3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

6、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高得多2 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声速有什么关系在声现象中,同学们遇到两种快慢:一是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它是发声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即频率;二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即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家要注意区分清楚这两个快慢之间没有简单的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要错误地认为振动得快(音调高)传播也就快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不同音调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3 如何才能听到回声( l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及其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也就才能听到回声( 2 )低于0 .15s 时,反

7、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效果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多( 3 )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距”,后面有专门讲解4 噪声与乐音的区别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根本区别的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如乐器、歌唱家等发出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学的噪声指不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的噪声泛指妨碍人们

8、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例题选讲】例1 电视台在转播大剧场中音乐会的实况,坐在剧场内的观众和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谁先听到演出的音乐?例2 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请综合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

9、,正确的是( ) 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例4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例5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 双耳效应C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 D 雷声传播速度比电光慢例6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

10、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 l ) ruai(2 ) mi ( 3 ) fa ( 4 ) ”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 思路点拨:贴着瓶口吹气,水面位里不同,听到的音调也不一样这里振动发出声音的声源并不是液彬,主要是振动的气体柱水面越高,空气柱长度越短,因而振动的频率相应会快一点,音调也要高一点所以瓶子序号是丙、乙、甲、丁例7 从捕鱼指挥船向某一个方向定向发出超声波,经过1.5 秒接收到鱼群的反射波,求鱼群距捕鱼船多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米秒)例8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

11、)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隔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8 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帖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 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m/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 、B 、C 三位同

12、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是什么范围?(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例9.一列火车以20 m/s 的速度前进,在距某一隧道口500m 处鸣笛问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头距隧道口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例10对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甲的裁判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声音开始计时,结果测得甲、乙两位同学的百米时间一样,实际上甲和乙相比较, 的百米速度较快例1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优劣),以下做法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坯B 瓜农用手拍西瓜C 顾客用手轻轻敲瓷器D 瓦匠砌墙时用

13、瓦刀敲打红砖例12 用茶壶给热水瓶加水,因为水雾很大看不见水加至何处,经常会加满溢出有经验的人是边加水边听声音来控制加水的速度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条件开放)练习:1 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的 好(3)晶晶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晶晶说话声的 高2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3 城市主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14、。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 . 10 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增大”或“减小”)。4 针对下列几个实例,请同学思考并回答( l )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说明 可以传声音( 2 )鱼能被它喜欢的声音吸引过来,有的渔民就是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的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5 .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6 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A 声音可以在一切气体、液体中传播B 声音可以传播到其他星球C 声速是由传递声音的物质决定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 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