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027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在山的那边总课时 1第一课时姓名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3、深入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怀。教学环节引入及目标解读5分钟,解决问题,组织交流20分钟,展示成果10分钟,总结点拨5分钟 教学过程知识超市任务一 自读语文单元导读勾画出本单元的重点。任务二 自读文科爱好者“预习导读”完成“同步导学”1、2、3。. 任务三 自读课文,概括本则两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任务四 理解诗歌中“山”和“海”的含义答: 任务五 在读诗歌,理解句子的含义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

2、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 背景介绍: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作者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作者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

3、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他“小时候”的真实写照。他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他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作者的一生。 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像,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题 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总课时 1第一课时姓名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3、激发

4、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教学环节引入及目标解读5分钟,解决问题,组织交流20分钟,展示成果10分钟,总结点拨5分钟 教学过程知识超市任务一 复习文科爱好者“预习导读”及“同步导学”1、2。. 任务二 自读课文,概括本则文章的主要内容。 任务三 合作研讨文章主旨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2、“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任务四 质疑提高1、文章中有几处“啜泣”?这几处“啜泣”的含义相同吗? 2、文章中15段和16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3、父亲为什么不怕孩子失足?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来? 1、莫顿亨特(Morton H

5、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题 目短文两篇 蝉总课时 2第一课时姓名 教学目标1、品读、赏析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2、了解先扬后抑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养成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教学环节引入及目标解读5分钟,解决问题,组织交流20分钟,展示成果10分钟,总结点拨5分钟 教学过程知识超市任务一 自学文科爱好者“预习导读”,完成“同步导学”1、2。. 任务二 学生

6、齐读文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朗读课文。任务三 ,再读课文,分析、概括文章主旨。1、文章中“我”对“蝉”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3、文章中作者对蝉的态度变化表明了她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 4、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任务四 理解文章的写法 作者简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

7、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题 目短文两篇 贝壳总课时 2第一课时姓名 教学目标1、品读、赏析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2、了解先扬后抑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养成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教学环节引入及目标解读5分钟,解决问题,组织交流20分钟,展示成果10分钟,总结点拨5分钟 教学过程知识超市任务一 复习文科爱好者“预习导读”及“同步导学”1、2。. 任务二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1.找出文章中描写贝壳的句子,说说这些贝壳有什么特点? 2.看到这些精致的贝壳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3.从作者的联想中我们读出了作者要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任务三 ,对比阅读蝉和贝壳相同点 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