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59331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0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题目:沁园春雪 课堂类型:新授课 学生姓名: 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积累欣赏念奴娇昆仑毛泽东词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

2、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了人世间春天的景色。玉龙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身上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身鱼腹。你千年的功劳罪过,究竟是何人曾经予以评说?今天我要对你说昆仑:不要这么高峻,也不要堆这么多的雪。我想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截呢?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予美洲,一截留给中国。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同样感受到凉爽与火热。(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到陕北,毛泽东登岷山西望之时。)【赏析】念奴娇昆仑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

3、而又扑朔迷离。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诗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

4、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教师学生批注栏:下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

5、“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而诗人毛泽东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吗? 最后二行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这理想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学习路径】 导入课文:1945年

6、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一首词轰动了陪都山城,连蒋介石都读出了其中的王霸之气,你知道这首词的名称吗?基础练习:1、注音。分(fn)外妖娆(ro) 成吉思汗(hn)数(sh)风流人物 今朝(zho)2、解释下列词语 ,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无边无际。风流人物: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美。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化、思想统治。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思考练习3、课文解读(1)这首词的题目是

7、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指出来。上阕部分。“余”、“失”写静景;“舞”“驰”写动景。(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由一个“望”字领起。(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极为传神地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和高原写活了。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8、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的意境。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6、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7、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

9、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8、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10、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进行分析品味。“惜”。“惜”字有丰富含义: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

10、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11、探索:谁是真正的英雄?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12、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智力练习比较品读:甲 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我爱你,

11、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3、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

12、,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请各写出一句。毛: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王: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4、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谈谈自己的理解。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我们得参照作者的平生、思想,才能

13、给这个理想贴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网恢恢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你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歌颂的不仅仅是雪,还应该包括具有雪的精神品质的人们。联想到毛泽东的“飞雪迎春到”。联想到梅花。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严酷的风雪是一种逆境意象,但这里诗人把它当作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感情的豪迈变酷寒为美,没有逆境的感觉。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世界,在诗人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

14、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朱自清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6、乙诗的内容兼及咏雪和送别两个方面。描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致描画,鲜明地再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大笔挥洒的诗句如:“瀚海阑千百丈冰”等,细致描画的诗句如:“狐裘不暖锦衾薄”等。写送别,以结尾两句最妙,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如果你是诗人,看着雪地上的马蹄印,会想些什么呢?因“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 因“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因朋友归京而羡慕; 因自己归期未卜怀乡思亲而惆怅。17、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

15、作者的抱负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18、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白雪皑皑、雪中送炭、雪泥鸿爪。19、找几句写雪的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20、分析本文结构设计。 上阕写景,江山多娇:总写雪景;具体实景;想象虚景。下阕议景,英雄折腰:承上启下;评论古代;歌颂当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