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58955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章 1.疆域 (P2)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太平洋西、北温带、海陆兼备 (P4)四至点、14个领国、6个隔海相望 (P5)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P7)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轮廓、简称、(P10)省会城市;(P8)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人口 (P1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P14)人口密度的理解和计算、(P13)黑河和腾冲的分界线、 3.民族 (P15)56个民族、(P16)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P17)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的具体例子、(P19)各民族分布的特点、第二章 1.地势、地形 (P22)三级阶梯,西高东低。 (P

2、24)中国主要地形。(P25)四个高原的地形特点。 (P25)东部的优势 (P26)主要山脉。 (P27)山脉的走向。 (P28)山区的优势和劣势。 (P29)山区的自然灾害。 2.气候(季风气候最显著) (P31)冬季南北温差,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原因:纬度位置变化。 (P32)中国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地方(P33)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积温的理解。10 (P34)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递减。(P35)中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P36)中国的干湿地区和植物带;降水量和蒸发量反映湿润程度的不同。 (P37)中国建筑和降水的关系。 (P38)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和夏季风)。形成原因

3、: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P38)季风区的界限。 (P39)锋面雨(准静止锋、梅雨、伏旱、锋面雨的示意图) (P40至P41)季风气候容易带来各种灾害(太强、太弱、太早、太晚) (P42)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3.河流和湖泊 (P44)河流的利用 (P44)内流和外流 ,淡水湖和盐水湖。 (P46)京杭运河(P48至52)黄河的治理(上中下游的问题和对策) (P52至57)长江的开发 (上游的水能宝库和中下游的黄金水道;荆江治理;平垸行洪;三个洪水来源)第三章 1.自然资源 (P60)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P63)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P66)土地资源的分类 (P66)中国土

4、地资源的有利和不利 (P68)耕地和林地在湿润的季风区 (P68)草地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P69)水田和旱地的分界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P70) 我国北方南方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 (P71)中国主要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P72)“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一项基本国策。3.水资源 (P75)水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经济、生活水平和方式的变化,客观上造成水量的不足,是一种缺水方式;水污染造成水质的改变,水的利用价值的丧失,是另一种缺水方式。 (P77至P78)我国水资源时间上(季节)和空间上(地区)的分布不均,

5、是因为季风气候的影响。 (P79)解决时间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用水利工程(水库 为主,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学生必修掌握的例子)解决空间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用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中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方式) (P81)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第四章1.交通 (P87)知道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P91至P92)中国“三横五纵”铁路线 (P95至P97)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水运慢,运量很大,廉价;铁路快,运量较大,价格适中;公路快,运量小,价格较高;航空最快,运量最小,价格最高。2.农业 (P100)西部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和河谷、绿洲;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

6、主,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P100)南稻北麦、长江油菜以及黄淮花生;南甘北甜;棉花在新疆南部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P101)秦岭和淮河一线分开水田和旱地,它以北一年1至2熟,它以南一年2至3熟。 (P102)植物会有垂直地带性(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水热条件的改变,从而导致植物出现地带性分布) (P102)农业因地制宜体现在:山区适合林业、平原适合种植业(粮食)、半干旱适合牧业、水资源充足的地区适合渔业。 (P103)农业生产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市场需求。运输距离。劳动者素质。技术装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 (P104)中国农业的挑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

7、害、环境污染。 (P105)对策:适应市场需求,发展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的农业。 (P107)桑基鱼塘 (P107)东部沿海出口创汇、中部农业基地、西部生态农业。3.工业 (P108)工业地位:(主导、财政来源、保证) (P110)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区别 (P110)工业分布规律:沿铁路线、沿河流、沿海。四大工业区的名称和位置。 (P111至P112)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分析。 (P113)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的3个特点。 (P11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迅速。分布在大城市。 (P116)能举出高新技术的例子。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