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上传人:阳光****活 文档编号:18333926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1、【单选题】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不包括()1分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的劳动D、劳动者答案:D2、【单选题】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分A、适应于一切社会B、不适应于一切社会C、只适应于公有制社会D、只适应于私有制社会答案:A3、【单选题】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1分A、商品二因素理论B、劳动二重性理论C、价值规律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答案:B4、【单选题】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1分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答案:A5、【单选题】与资本积累不同,资本集中()1分A、并未改变整

2、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答案:A6、【单选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1分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答案:C7、【单选题】下列时间中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1分A、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B、生产资料储备的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发挥作用的时间答案:A8、【单选题】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定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1分A、危机阶段的特征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D、繁荣阶段的特征答案:C9、【单选题】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就可实现的是()1分A

3、、IvB、Im/xC、cD、v答案:D10、【单选题】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关系是()1分A、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B、两者成反比例变化C、两者按相同方向变化D、两者成正比例变化答案:A11、【单选题】生产价值是指商品的()1分A、市场价格B、市场价值C、生产成本和剩余价值D、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答案:D12、【单选题】利润率的最高界限是()1分A、企业利润率B、平均利润率C、工业利润率D、商业利润率答案:B13、【单选题】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1分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C、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答案:A14、【单选题】在自由竞争时期银

4、行的作用是()1分A、借贷中介人B、万能的垄断者C、转账中心D、结算中心答案:A15、【单选题】借贷资本的流通公式是()1分A、WGWB、GWGC、GWPWGD、GG答案:D16、【单选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1分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答案:C1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财政支出的是()1分A、国家购买B、国家投资C、国家举债D、转移支付答案:C18、【单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1分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B、经济政策引导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答案:D19、【单选题】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出现

5、“滞胀”局面的年代是()1分A、20世纪初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20世纪70年代答案:D20、【单选题】某种条件下垄断资本会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这主要是为了()1分A、保护技术秘密B、垄断技术成果C、扩大市场份额D、维持垄断利润答案:D21、【单选题】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1分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贡献分配答案:B22、【单选题】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1分A、人类一切社会共有的现象B、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C、共产主义社会才有的现象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共有的现象答案:C23、【多选题】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2分A

6、、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答案:B,D24、【多选题】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主要有()2分A、长期的过剩人口B、临时的过剩人口C、流动的过剩人口D、潜在的过剩人口E、停滞的过剩人口答案:C,D,E25、【多选题】固定资本是()2分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C、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D、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E、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答案:A,B,C26、【多选题】生产成本的构成包括()2分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固定资本

7、E、流通资本答案:A,B,C27、【多选题】纯粹流通费用包括()2分A、店员的工资B、商店的房租水电支出C、广告费D、商品包装费E、商品保管费答案:A,B,C28、【多选题】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2分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的产生消除了竞争C、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D、垄断与竞争并存E、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答案:A,C,D,E29、【多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2分A、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结合E、国家直接掌握全社会一切生产资料答案:A,B,C30、【多

8、选题】为了维护和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资产阶级总是使用两手策略,即()2分A、暴力镇压B、和平演变C、推行改良主义D、实行劳资合作E、搞一些社会福利答案:A,C31、【简答题】简述货币流通规律。6分解析:(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2)决定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3)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变化,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

9、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4)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32、【简答题】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6分解析:二者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划分的根据是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划分的根据则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

10、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33、【简答题】股份公司是怎样发展起来的?6分解析: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1)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巨额资本才能兴建大型企业,这是单个资本难以办到的。所以,股份公司的出现,表明单个资本经营方式转化为联合资本经营方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的私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2)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在股份公司条件

11、下,资本在生产经营中的使用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因而是信用这种借贷活动的特殊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机构的银行来进行的,而且有时银行也成为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或由银行自己发行股票筹建股份公司。所以,没有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34、【简答题】如何认识跨国公司?6分解析:(1)跨国公司是由一国的垄断组织或主要由一国的垄断组织建立的,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进行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大垄断企业。(2)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

12、球化的必然要求。它的生产和经营不是从一国一地眼前局部的市场和需要出发,而是从世界市场总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用全球战略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着眼于在全世界范围内考虑生产布局、营销渠道、长远发展等问题,从企业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组织,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服务,是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它在经济上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政治上,则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干预所在国的内政,扶持政治代理人,建立一种凌驾于独立主权国家之上的“国中之国”。35、【简答题】简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的原因。6分解析:从资本

13、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因为:(1)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消灭剥削阶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分散的农民经济组织起来,建立公有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更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同样是一个逐渐组织和发展的过程。(2)消灭私有制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剥削的存在,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剩余产品的结果,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的结果。因此,无产阶级只能逐步改造现实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

14、除私有制。(3)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要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待条件成熟时,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虽然已经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建设社会主义,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任务。36、【简答题】试述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0分解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