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3324229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挑战(2) 日本大坂神户地震表明,预应力结构在地震区是能够应用的,和普通钢筋砼结构一样,需要的是合适的设计和施工。(二)采用竖向预应力加固普通钢筋砼柱提高砼结构抗震性能。在1995年日本神户大坂地震中,地震水平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的量值,相当多的普通钢筋砼柱被破坏。采用竖向预应力砼柱,可以提高柱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同时在地震之后又能很快的复原。实际地震破坏多发生大震之后的结构变形带来非结构部分的破坏,采用预应力结构,在地震卸荷之后能迅速复原,避免结构及非结构的破坏。(三)新西兰经验预制预应力砼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新西兰得到广泛应用。新西兰是地震高发区,对于结构抗震要求相当

2、严格。采用预制预应力砼结构,最大优点是能在构件选择的部位在地震作用时发生屈服,产生塑性铰,提高整个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避免损坏。因而具有良好抗震性能。采用能量设计方法和预制构件合适的安装方法建造的预制预应力砼结构在新西兰得到普遍使用,具有工程质量高、节约现场劳动力及模板以及缩短工程工期各方面效益。总之,预应力砼结构(预制的和现浇的)不仅是楼盖结构,还是抗侧力的框架结构都可以在地震区使用,其设计主要要求是“强柱弱梁”,在地震时,使塑性铰主要发生在楼盖部位。3预应力砼技术在一些典型建筑工程使用的实例。(一)日本阿沙加市政中心体育馆。直径110m的拱型层顶,复盖土重50-60KN/m2.采用预制

3、预应力拱梁板结构,组装时用30根环形预应力大束,每束张拉力为8070KN.根据荷载进行三次张拉。工程进行了动力分析,并有数百个应力和应变试点,检测结果和计算吻合。该工程是日本最大的地下拱型运动场建筑。该工程获得国际预应力协会1998年大奖。(二)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建筑是一座应用现代砼和预应力结构技术实现新型的建筑艺术的优秀建筑例子。该议会中心21层高为72m,直径为94m,从地震要求,该工程必须是一座无伸缩缝的环形建筑。而只有建造对楼板施加环向预应力才能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应力和变形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美学对该建筑物造型的要求。同时该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超过附近的

4、教堂,采用预应力楼板减少结构高度。由于该建筑在环向和径向都有剪力墙,为使楼板建立有效的预应力,环形楼板分为四组,分别浇注和张拉,砼采用C30,仅4-5天达到C21-C23MPa即可张拉。该工程环形预应力工艺采用了游动型锚具等新型工艺,保证预应力施工的质量和速度。(三)泰国曼谷AmanAtrium大厦。该大厦为28层(包括3层地下室)商业综合建筑,建筑面积为6万m2.建筑长度为80m,开间为8.2m,横断面中间跨为9.7m,向二边各挑出4.9m的平台。建筑的内部布置和外部造型要求使用预应力平板。采用直径为12.7mm无粘结预应力束,在横向集中在柱上扁梁布束,纵向均匀布置。板厚20cm,以长度方向平均计算纵、横向各为2.9束/m.80m方向没有伸缩缝,仅设置后浇带。(四)马来西亚一座高310m计76层,建筑面积为230000m2的建筑,用预应力扁梁(跨度17m)和预应力板结构,板跨度为6m、板厚14cm,为有粘结预应力4j15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