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3323919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已失去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施工任务的优越感,现行建设项目已普遍实行招投标制度,施工企业只有参加项目的招投标才能取得施工任务。然而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已打破地区性限制,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会计信息的失真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误导投标预算的确定等,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命运。下面从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入手,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若干预防对策。 一、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

2、的要求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和明晰性。真实可靠的施工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真实反映施工生产过程的有关经济事项,及时提供企业的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各信息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历史成本水平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企业前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决策支持作用。 然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施工行业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 、随意调节工程结算收入。即对“收入”的确认主观随意性较大,产生了对当期利润的直接操纵。 、乱计乱摊工程结算

3、成本。例如:有的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有的不区分单位工程成本核算对象,有的不区分会计分期,等等。 、严重违反会计配比原则。即“工程结算收入”与“工程结算成本”和“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不配比,导致当期利润不真实。 、内部多项成本结算资料失真失实。例如:工程材料入账发出数量与实际发出数量不相符,分包工程成本与自营工程成本相混淆,等等。 、领导授意,随意调整成本。例如:该在当期结转的“在建工程”成本不作正确结转,该在当期摊销的“待摊费用”不作正确摊销;该在当期预提的“预提费用”不作正确预提,等等。 以上关于收入与成本的信息不真实都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并对社会各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

4、可能导致我国建筑业宏观决策的失误;不利于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公平竞争;不利于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考核评价;也为腐败现象或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同时也损害了有关利益关系人如政府、股东、债权人的权益,等等。 二、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 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其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种: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施工企业的作业和生活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往往难以长期吸引住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一方面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和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下,既未能掌握工程施工的

5、背景知识,又不能准确的把握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有关原则;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强,会计核算工作只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不按会计法规的规定进行核算,而是迎合个别领导的作假行为,结果是导致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个人利益驱动,经营考核片面。施工企业多数实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但往往是包盈不包亏。由于个人利益驱动,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可以凭其手中权力使得会计人员作出虚假的 “账面利润”,一般表现为提前入账和多入账,特别是为了完成利润指标时就会利用工程收入进行调节,而结转多少成本费用也由主观决定,并利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调节利润,未能体现配比原则。 、“收入”的不确定性给利润

6、操纵带来一定的操作空间。“收入”的确认是根据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并经业主或甲方签证认可而能够可靠计量的原则进行的。但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由于签证计量时间的滞后和签证计量金额的出入,以及工程变更和索赔收入确认的复杂性,客观上确实给企业如何确认“收入”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偏重施工生产,轻视成本管理。建设项目的施工工期短则一年半载,长则若干年,为了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任务,施工项目部领导或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只管抓进度与质量,而忽视成本管理。由此导致业务部门配合不协调,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核算的原始凭证不能及时送到财务部门,造成实际成本核算不及时,尤其是分包工程和民工施工队伍的结算更是严重滞

7、后。 三、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预防对策 为了能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使得会计信息真正起到参与管理和决策支持作用,针对施工企业的情况,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加强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加强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使他们主观上没有弄虚作假的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这是从思想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即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比较全面的掌握施工行业的背景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他们熟悉新的法规和新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从而减少因会计技术失误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建立或完善施工企

8、业两项内部“责任制度”。一是建立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责权利,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施工项目要签订“目标成本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成本、责任人等,根据责任成本完成情况,采取施工过程中奖罚和项目完工后对实际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审计后的奖罚,以此保证成本资料的及时、真实和可靠。二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责任制。要做好会计监督,只靠会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应在企业内部成立会计监督网络体系,各业务部门都有人员参加,各业务部门还要针对自身的职能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共同做好会计信息的监督工作。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三项内部“核算工作”。一是会计核算,即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严格

9、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和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二是成本核算,即做好成本核算中会计部门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注重成本核算资料的归集、传递和报送程序,使成本核算及时、真实、准确。三是损益核算,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推行“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收入和结转成本费用,较科学地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损益情况。 、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应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政府监督应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即判断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以其合法性作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的核心;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

10、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规定。首先,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规定了会计凭证编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要求,所以,新会计法的实施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次,审计法规定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最近国务院又进一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从而也更有利于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总之,预防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必须针对施工行业的特点对症下药,重点是着眼于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各项制度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