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183311298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11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件:进入社会主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进入社会主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特别严重。1952年7月至1953年6月,国家收购的粮食比供应的粮食少20亿公斤。1953年夏,因自然灾害,夏粮减产35亿公斤,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形势更加紧张。,资料,为什么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图,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三大改造的意义,材料一: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破坏,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高炉群千疮百孔,七扭八歪。到1957年钢产量达535万吨,比1952年增加了296,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了580。 材料二: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看完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一五”计划之后,毛泽东对于当年的感慨是否有了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