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传人:m****a 文档编号:18331116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43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件:社会生活的变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二、剪发辫,改称呼,四、服饰的变化,中山装自公元1923年问世迄今已70多年了,它一直是中国男性喜爱的服装之一。那么中山装是谁设计发明的呢? 中山服系因孙中山先生所创而得名。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服不但穿着不便,也不大适应当时我国人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当时我国盛行的大襟式长衫、对胸式短衬裤等“传统服饰”又不能充分表现推翻帝制后的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服的缺点。 经过长期的考虑,孙中山提出以当时东南亚一带流行的“企领文装”(即现在已不流行的青年装)上以为基础,稍加改进:在企领

2、上在加一条翻领,这样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装上一、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的多少而膨胀收缩的“琴衣袋”式样。 孙中山先生设计的长裤是:前面开缝,用暗钮扣扣紧,左右各一个大暗袋,裤腰处有一较小的暗袋(俗称“表袋”)。左右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 孙中山先生的私人裁缝师黄隆生裁剪和缝制了中国和世界上第一套中山服。 孙中山先生说,这样的“新装”保留了西服的部分长处,又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在任何场合穿上都显得庄重而不死板。此后中山服便被外国人称为是中国的“国服”了,国时期,在清朝服饰的基础上,受欧风东渐的影响,服饰逐渐发生变化.中

3、上层人士除着长袍,马褂,布鞋,戴瓜皮帽外,也穿中山服,西服,皮鞋,戴礼帽.一般民众着土蓝补长衫,土白补襟褂,棉长袍,棉滚身短袄,棉被心,大裆抄腰裤等.姑娘,妇女亦以穿花布中式衣褂,绣花鞋为主,中上层社会的女士小姐也穿各色衣料的旗袍和高跟鞋,佩带金银或玉翠首饰. 解放后服饰逐渐有了变化.50年代男子着中山服,军干服,列宁服,学生服,戴遮阳帽,翻耳棉帽等.妇女则穿各色衣料的花布衣服.虽也流行皮鞋,球鞋,但普通民众仍以穿自制布鞋为主.60年代后期,尼龙袜,锦纶丝袜渐次在城镇流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棉线袜,文化大革命中,青年男女时兴穿草渌色军装,背军用挎包,中老年则一律着灰,蓝,黑色服装.70年代初流行小管裤,男青年以穿捷克式卡克为时髦.后再复旧流行中山服,军干服直到80年代初,70年代末80年代出曾一度流行喇叭裤.80年代中期,西装开始流行,服装花色品种及式样渐次繁多,妇女亦时兴烫发,画眉,打粉,抹口红并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得首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