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1春学期(2103)《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

上传人:A11****业论文 文档编号:18331013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21春学期(2103)《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开21春学期(2103)《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开21春学期(2103)《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21春学期(2103)《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收入的调节过程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逆向调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不包括?A.税制的不统一B.权利过于分散C.国民待遇的差异D.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参考答案】: B2.以下因素改变时不一定会引起利息率水平变化的的是?A.储蓄结构B.投资结构C.结构一定下的储蓄总规模D.国民收入规模【参考答案】: D3.政府通过收入和支出过程的宏观调控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A.转移性支付B.政府投资C.对物质生产领域的支付D.社会保障【参考答案】: C4.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银行收益最大时的利率低于市场平衡时的利率,而只有银行收益最大时的利率才能使得投资最大化,其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A.利率增高,使得借

2、款者平均质量的下降,因此银行无法实现保证的最大收益。B.高利率鼓励企业用于高风险活动,导致了道德风险的问题。C.企业拖欠的可能性提高,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D.高利息率能吸收更多的储蓄,产生收入效应。【参考答案】: D5.在对外投资中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种做法的理由不包括以下哪种?A.防止国内资本外逃B.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C.资本项目自由化不是对我开放的要求D.防止国际热钱流入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参考答案】: C6.关于林毅夫教授提成的比较优势战略的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存在差别,即资源禀赋差距。B.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发展结构都是要素

3、的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因而一个国家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应当根据资源的并禀赋结构来决定。C.经济发展在开放战略下应当资源的遵循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才能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D.资本积累速度才会高于自然资源劳动力增加的速度,经济发展才会加快。E.中国解放之后至今的战略严重违背了发展中的比较优势战略。【参考答案】: D7.在社会主义阶级,尚且不能实行按需分配,这一阶段的公平体现在以同一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一尺度是指?A.生产条件B.生产资料C.价值水平D.劳动【参考答案】: D8.以下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经济改革活跃了政治气氛,为政治性改革创造了条件B.中国经济改

4、革为民主化政治创造条件C.经济改革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利益集团相互制约的条件,进一步形成政治竞争。D.经济性改革和行政性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参考答案】: A9.直接影响借贷资金供给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种?A.总储蓄规模B.投资需求的规模C.自我金融部分的规模D.股票形式融资的规模【参考答案】: B10.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具有诸多的优点,这不包括以下哪点?A.避免改革失控B.较好的反应社会理性C.克服制度短缺D.容易被模仿【参考答案】: D11.利息的收入效应会带来借贷资金的供给如何变化?A.不变B.不一定C.减少D.增加【参考答案】: C12.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

5、方面?A.最终用途B.参与主体C.分配过程D.参与分配的要素【参考答案】: A13.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创新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不曾出现?A.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补充B.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C.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制度D.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参考答案】: D14.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收入分配过程称为?A.微观收入分配B.宏观收入分配C.初次分配D.再次分配【参考答案】: A15.关于凯恩斯理论对与利率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息和利息率都是货币现象,不能用实际变量来解释B.利率调节货币供求,收入调节储蓄投资平衡C.储蓄由利率决定D.投资由利率和

6、资本边际效率共同决定【参考答案】: C16.在经济制度变革过程中,出现了社会的重新分层,私人老板大幅增加,他们能否入党是基于什么来判断的?A.是否无产阶级B.是否爱国C.是否贡献卓著D.是否承认党纲党章【参考答案】: D17.储蓄与投资过程之间的分离需要通过金融来建立联系,其渠道不包扩以下哪种?A.自我融资B.投资者购买间接金融资产C.间接融资D.储蓄者购买直接金融资产【参考答案】: B18.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国民收入的供给和需求不一定相等,其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因素?A.人民将部分货币存在家中B.金融支持不能完全实现人们的消费计划C.政府财政可以采用先支后收的形式D.生产资料供应部足【参考答

7、案】: D19.以下关于我国金融和储蓄投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行和企业有如此多的不良资产,说明金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B.储蓄能够自然而然的转移到具有相同收益率的领域C.企业家需要远见,国家政策制定者需要远见,应当培养有远见、预见性的金融人才D.金融要对投资和储蓄两者的需要都要满足【参考答案】: B20.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主导消费品是百元产品,其中所谓的“三大件”不包括以下哪个?A.电视机B.自行车C.手表D.缝纫机【参考答案】: A21.以下关于我国国情下的对外投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于对外投资的储蓄资源成本高于对外投资的收益,经济上不合理因而减少对外投资。B.引进外资带来的收入会弥

8、补储蓄投资成本,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不赔不赚。C.投资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上收益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可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D.对外投资具有战略性地位,应当具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参考答案】: A22.在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中国民待遇的差异包括许多方面,关于这些方面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A.保共有不保私有B.保就业不保失业C.保固定不保流动D.保农村不保城镇【参考答案】: D23.中国公有制经济体制和制度发生的改变和创新,即与私有制共存,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A.私有化改革B.国有化改革C.收入分配结构改变D.收入支出结构改变【参考答案】: C24.以下哪些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产业性歧视问题?A.

9、服务业B.农林业C.工业D.高新科技产业【参考答案】: B25.以下哪种情况下才存在利息和利率的问题?A.投资主体与储蓄主体相同B.自我金融C.以股票形式融资D.以债券形式融资【参考答案】: D26.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事实上还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不包括?A.劳资关系矛盾B.贫富差距加大C.生产力落后D.上层建筑落后【参考答案】: C27.外资的引入会带来一定的缺陷,这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A.外资的引进可能强制性,替代性效应,使得国内品牌挤出市场,加剧储蓄的过剩。B.可能使得政府不再动员储蓄,甚至动员储蓄用于消费,从而带

10、来陷入国际债务危机的可能性。C.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替代,会影响到经济的长期经济发展。D.外资的引入降低了国内的投资效率,从而减少了国民收入。【参考答案】: D28.关于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最优组合说法错误的是?A.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用于对外投资。B.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外资成本线与投资效率线交点之间的部分引进外资。C.从有效储蓄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部分用于对外投资。D.最优组合使得国内储蓄的国内利用、国外利用和引进外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大化。【参考答案】: C29.影响国民储蓄最优点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A.引进外资成本B.储

11、蓄的引致成本C.投资带来的国民收D.储蓄的结构【参考答案】: D30.生产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内容?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劳动方式【参考答案】: D31.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的直接金融方式不具有哪种优点?A.投资期限的灵活性B.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C.具有高风险性D.限制了银行称为万能控制者【参考答案】: C32.国家控制的增量、存量资源范围的大小,或者国有经济控制的领域的大小与什么相关不大?A.经济发展的阶段B.非国有资本的实力C.国有资本的实力D.非国有资本进入的障碍【参考答案】: C33.关于生产条件在城乡之间的分配状况,导致的城乡收入差别大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条件

12、的不对称性流动B.土地边际收益递减C.土地投资收益高D.人力资本差异扩大【参考答案】: C34.关于利率的调整,以下说法有误的是?A.调整利息率应当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但是不是完全相对应的调整。B.应当控制利率在银行取得最大收益出,以促进投资。C.应当控制利率使得供求关系决定的平衡点距离平均利润率存在适度的距离。D.利率调整要慎重,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金融结构改变等。【参考答案】: B35.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A.收入增加的非规律性B.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增加不同步C.强制储蓄的形式和强度不同D.消费具有阶段性【参考答案】: A36.当各部门的

13、储蓄倾向相同时,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会影响国民储蓄的规模。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7.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对立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公平在公有制社会中应当被否认。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8.公平并不意味着没有差别,而应当承认劳动的差别和由劳动差别带来的收入分配的差别。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9.国民储蓄的三个主体部门储蓄的总和称为国民总储蓄。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0.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完全平均主义的分配。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1.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

14、生改变。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2.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成本很大,很容易被模仿,而自下而上的改革可以克服这个问题。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3.相比正式制度而言,非正式制度具有更高的可移植性。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4.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中国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自发的产物,也是自上而下的示范型产物。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5.收入分配或产品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6.公有制包括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和以劳动尺度衡量的收入分配这两层涵义。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7.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国有制经济具有完全的比较优势,而几乎不存在弊端。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8.传统体制下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上没有差别,但从分配制度上有身份的差别:身份制包涵着等级制在里面。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9.改革过程中出现经济多样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政治的多元化与此相配合。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50.传统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系统按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