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

上传人:10****ss 文档编号:183308048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年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最新修订(可编辑)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 【编辑按】多措并举谱写乡村振兴写篇章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形势任务转变,聚焦巩为您整理了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党课材料,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多措并举谱写乡村振兴写篇章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形势任务转变,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

2、兴的壮丽画卷成为了党新的奋斗目标,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的各项工作,让农夫富起来,让乡村强起来,让乡愁留下来,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根基上走向共同富有。 写好“政策”篇,筑牢返贫防线。“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脱贫攻坚虽已经取得打算性成功,但是返贫诱因仍较多,扶贫政策来不得“断崖式降温”,必需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逐步实现帮扶常态化。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气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正走上持续进展轨道。留意分类施策,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需把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起来,

3、准时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兜住民生底线;针对易地搬迁的,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引导其提升学习、务工、经商等技能,同步提升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进行动态化监测,充分用好村干部、行业部门、科技手段“三股力气”,持续推动常态化摸排,利用大数据,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对发生大额医疗、大额训练支出等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状况准时预警响应,实行有效帮扶措施。 写实“产业”篇,培育致富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优做强乡村产业是远离贫困的长期之计。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据“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格局,依托当地自然条件,进展特

4、色种植业,致力于打造本地区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价值。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舞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等高度融合进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力气,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改善根基设施条件,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暖、互联网等根基设施,实现农村公共设施维护运管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全面提升地区营商环境,以环境的优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进展活力。 写活“人才”篇,涵养源头活水。人才蔚起百业兴,做好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连接,必需切实解决人才瓶颈问题。要筑牢支部底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立足于脱贫攻坚与乡

5、村振兴的双线要求,从第一书记、高校生村官、乡镇企业家等群体中精挑细选,组建一支有干劲、会干事、能带富的干部队伍。搭建人才进展平台,通过兴办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厚植人才进展沃土,吸纳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进展增活力、添后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参观学习等形式,重点对本土人才和返乡人员开展关于苗木栽培、蔬菜种植、电商物流等技能性培训,提升其对有用性技术的运用力气,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写妙“文化”篇,提振精神风貌。“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在满意人民神奇生活新期盼、供应丰富精神食粮方面发挥着挺直而重要的功能。要充

6、分发挥文化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歌舞、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脱贫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广阔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为制造更加奇妙神奇的生活而努力。践行“学问转变命运”宗旨,充分发挥训练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长期性关键作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训练水平,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训练,使得把握一门学问、一门技术成为常态,通过长期稳定就业,彻底斩断穷根。扎实推动移风易俗,通过评比出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引导,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不断提升农夫素养和乡风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