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3301481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县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的报告东海县国税局近年来,东海县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全国性的硅资源产业高地,硅加工行业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支柱型特色税源经济,年实现税收过亿元,占全县国税总收入40%以上。为了全面优化税收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按照省、市局工作要求,我们对全县硅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纳税状况、政策需求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硅加工行业服务性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东海硅加工业发展现状东海县拥有丰富的硅资源。其中石英探明储量3.2亿吨、水晶146万吨,其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9.99%,资源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硅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

2、源,硅材料工业以其发展迅速、渗透力强、附加值高而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全县共有硅产品加工企业639家,生产50多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硅产品,主要有灯具、石英管、硅微粉、光学棱镜、电光源产品等。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航天、通讯、石油、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已有“陶瓷用熔融硅微粉”、“半导体及光通讯用超纯石英砂”等20多项高新技术获得国家新产品认定和科技项目认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很的竞争力。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生产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在80%以上;同时还是优质石英晶体生产及晶体切片和石英玻璃灯具生产加工基地;硅

3、材料工业已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省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太平洋、福东、硅微粉公司等17家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市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硅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县支柱税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火车头”。全县639户硅产品加工企业中,上规模企业达116家,固定资产过千万元企业27家;建有全国最大的“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东海县已成为“中国水晶之都”和“东方石英中心”,全县从事水晶及石英开采、加工、销售人员10万多人,每年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2007年全县硅加工业年产值高达60多亿元

4、,实现应税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收入近1.5亿元,占全县国税收入的43%。 二、产业税收及税负情况(一)年实现税收平均增幅超过45%。近年来,东海硅产品加工业产品销售及税收收入均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是全县规模发展最快、税收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以2002年为基期年度对比,2003年-2007年全县硅加工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及国税收入增减变化情况见下表:硅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及国税收入增长情况表项目年度销售收入(亿元) 增长率(%)国税收入(亿元) 增长率(%)2002年3.170.212003年4.2132.80.2833.32004年5.6534.20.3939.32005年8.6953.80.62

5、58.92006年13.5845.70.9756.42007年20.0847.81.4650.5产业销售收入及税收收入增长情况从增长曲线看更直观一些。从下图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增长略高于销售收入增长,2003-2005年基本是同步增长,2006年开始,由于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呈现高比例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7%。(二)占国税总收入比重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开发苏北、发展苏北、建设苏北”和“沿东陇海线工业带”经济建设战略实施,给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地方政府着力发展硅资源特色产业,实现“硅工业强县、水晶产业

6、名县”目标,建设国家硅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硅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国税机关从强化税收征管、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落实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硅行业税收征管质量,取得显著成效。2002-2007年全县硅加工业入库国税收入近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具体见下图: 如图所示,硅加工行业实现国税收入占年度国税总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25.74%上升到2007年的42.85%。硅加工行业的主体税源地位逐年提高。(三)增值税实际税收负担率较高。通过与周边山东鲁南、安徽皖北桐城、凤阳等地区相比,我县硅加工企业(特别是石英砂加工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均高于上述地区22%-31%之间。同全省同类行业

7、相比,我县硅加工行业增值税实际税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002-2007年税负增减情况见下表:项目年度销售收入(亿元) 增值税收入(亿元) 实际税负率(%)全省行业平均税负税负预警下限2002年3.17230.20476.452003年4.21110.25496.052004年5.65410.36236.415.55.42005年8.69260.50165.774.474.582006年13.58240.8236.064.641.862007年20.08011.21436.054.612.76通过分析,我县硅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局加强增值税主体税种管理和硅加工行

8、业重点税源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原则,取得显著成效;二是部分生产企业在购进原材料环节无法抵扣进项税,主要是从农民及个人处收购石英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致。以2007年统计数据为例,全县此类企业从个人处共收购石英原料140万吨,按照平均210元/吨价格、6%税率计算,未能抵扣税额为1760万元,影响税负上升0.88个百分点;三是从2002年起,执行省市局批复,对325目以下的粗加工部分的石英砂执行13%税率,其他石英砂产品继续执行17%的税率。而我县85%以上石英产品目数都在325目以下,行业整体税负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四是对办理商贸企业税务登记,实为生产型硅加工企业

9、的小规模纳税人执行6%增值税征收率。为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贯彻节能减排发展要求,东海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从2007年1月起不再审批规模相对较小的石英砂生产企业,只能按照购销商贸企业核发营业执照,对于此类企业管理问题,经请示市局同意,按照生产型企业管理,执行6%增值税税率。目前全县有此类企业124家,年纳税在2000万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税负水平。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相关情况,制作一个自然条型图。由于2002-2003年没有对比数据,2004年-2007年全县硅行业税负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三、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企业收购环节无进项抵扣问题无法解决。主要是收购石英原料无法取得增值税

10、专用发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也是造成行业税负偏高的原因之一,在税负分析中已简要说明。我们已就此问题多次向上级机关报告,尚无明确解决办法。(二)急需解决行业税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全县硅加工企业因所属乡镇不同或入驻园区不同,增值税税负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在1.6%-15.7%之间均有分布,有的即使是相同规模、相同地区的同类企业税负也差别较大。尽管全县行业整体平均税负较高,但对税负过低或过高的企业,除了已掌握的经济、政策、市场等影响因素外,都应进一步查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这也是下阶段我们加强硅加工行业税源监控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三)全面推行“以电核税”

11、征管方式难度较大。主要是针对一些小石英砂厂、小石粉厂因账证不全,存在申报不实等问题,采取“以电核税”征管方式,从2006年初推行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行业、产品测算模型不科学、纳税人抵触情绪大、部门配合不够协调、地方保护等问题,没能达到预期目标。这是我们在今后的税收征管工作中,应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征管方式、方法,加强此类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对部分商贸企业执行6%增值税征收率问题将长期存在。相关企业情况在税负分析中已作说明。主要是存在与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建议上级机关就此情况,作为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解决办法。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经济税收政策

12、影响产业快速增长。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县硅加工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共涉及全县硅加工出口企业128户、熔凝石英、熔凝硅石制品、玻璃等26个出口商品,硅加工业由于产品品种多,退税率调整幅度大甚至取消退税,企业经营利润大幅度下降,最高可达到50%左右。以太平洋石英、台玻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采取协商提高产品价格、降耗节能降低成本、增加出口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因退税率降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但对整个硅加工依赖出口企业来讲影响是很大的,企业整体赢利水平下降。如何应对政策变化,调整经营策略,谋求生存发展还将有一个过程。同时受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

13、升、原材料价格、煤电油运价格连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硅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受到很大程度削弱。2007年统计数据表明,受上述因素影响,全县硅加工行业利润下降达2600万元,企业赢利面由2006年的82%下降到2007年的49%。(二)经济发展模式制约硅产业协调发展。由于我县工业和经济发展尚未摆脱产值速度型的传统增长模式,产值规模不小,发展速度不低,但税收贡献率相对不高。硅加工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税收政策规定等因素影响,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投资结构不合理,以硅产品初加工为主,消耗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和产品的比重较低,发展不平衡

14、。加上近年来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攀升,利润空间缩小和经济税收政策调整影响等原因,全县硅加工行业税源增速出现放缓态势,产业发展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以2007年为例,从下表(图)可以看出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类别企业户数年国税收入(亿元)产品级别产品品种(个)占比情况(%)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112国家重点新产品52.69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0.1502省高新技术产品2211.83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0.2391市高新技术产品2915.59县内科技先导型企业260.2607基础类产品3619.35其他类型企业5890.7005其他类型产品9450.54合计6391.4625合计186 100从下图可以

15、看出:县级以上重点企业只有50家,占行业总户数的7.8%,2007年纳税累计7620万元,占行业纳税总额的52%;其他产品初加工企业占92.2%,累计纳税7005万元,占行业纳税总额48%,纳税能力较弱。 从全县硅加工行业186种主要产品分布情况来看:国家重点新产品只有5个,占2.69%;而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的品种有94中,占全部品种一半以上,初加工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很小,纳税能力和税收贡献率较低。(三)新产品研发技术力量不足,资金短缺。2007年,全县硅材料工业企业科研开发经费4100万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2%,且科技人才和科研人员严重缺乏,产品处于中、低档次,产品结构单一,大部分产品为原料型和粗加工型产品,最终产品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高、精、尖产品相对较少,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速度。五、服务行业发展的经济税收政策需求及建议充分开发利用东海水晶及硅资源,实现从初级加工、零散经营向高、精、尖产品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和转变,是东海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县硅产业发展有着十分迫切的经济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