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300406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闽侯二中、闽清高级中学、永泰二中、连江侨中、长乐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半期考语文学科联考试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命题人:陈锋 校对人:吴建国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

2、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

3、、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

4、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

5、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2016年2月21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

6、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7、。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

8、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9、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盛衰之理 理:道理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因C举天下豪杰 举:用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子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B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之迹C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告以成功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6、下列对加点词语和句子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做动词) 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B岂非人事哉(古今同义)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今异义)C身死国灭(被动句)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D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

11、法,使兴) 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6分)(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分)(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8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9“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白

12、鹤观戴复古荒径行如错,蟠松看转奇。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晴时。赊得溪翁酒,闲寻道士棋。个中有佳趣,莫怪下山迟。【注】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南塘石屏山,山上有白鹤观。10诗人一路寻访获得了哪些“佳趣”?请简要概括。(5分)11从抒情角度看,诗歌颔联与颈联运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作者遭贬谪后无限辛酸、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 ,_。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不仅描写了昼夜与冬春交替的景象,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

13、上的鼓舞力量。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精神贵族”钱钟书张建术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

14、、神往。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实,这些吓坏了

15、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