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300289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记背竞赛试卷制题:张丽娟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50分钟。2.答题时请关注标点符号,每空一分。请根据下列各句中上下文的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8分)孔子在和同学们年纪相仿时就立志学习,对此,他说过“ ”这句话。他曾用“ , ”这句话来告诉弟子复习的重要性。又用“ , ”来告诉弟子学和思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其一。他还用“ , , ”来告诫弟子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不懂装懂。2.(4分)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 , , , ,岂他人之过哉”来告诫马生学习要专心,才能精于学业,成就德行,而不可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2、3.(11分)古往今来,诗歌中经常有表现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诗句。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 , ”来表达以死报君的愿望,借以表现以死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 , ”来表明渴望挽引长弓,抗击西北边境入侵者的报国雄心。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以“ , , ”来描写杀牛犒赏士卒,奏乐鼓舞士气,点兵出征的场面,借以表明自己虽然报国无门,但仍然不失报国之志。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 , ”来以死明志,表达绝不归顺侵占南宋国土的元朝统治者的爱国之情。 鲁迅先生在自题小像中用“ , ”来抒发自己愿用鲜血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的情感。4.(6分)国难当头时,个人的遭遇往往也很不幸。杜甫在春望中用

3、“ , ”来抒发“安史之乱”连年战事时,获得家人书信如获至宝般的心情。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 , ”来抒发边境未平,归家无计,只有借浊酒消解乡愁的苦闷心情。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以“ , ”来表现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休戚与共的现实。5.(8分)古代的诗人们常在诗歌中表现同情民生疾苦的思想。 自屈原在离骚中用“ , ”来直抒胸臆后,这种思想被传承下来,杜甫也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以“ , ”来直接抒发灾年时为百姓生计担忧、长叹的哀愁。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 , ”表现夏收时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他还在卖炭翁中用“ , ”来写卖炭翁虽然身上衣衫单薄,却因为担心炭价低贱

4、而盼望天气寒冷的矛盾心理。6.(6分)古代君子讲求做人应取舍有道,不可失其本心。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 ”来反问,批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高官厚禄的做法;同时,他还用“ , ”表明当保全生命和坚守道义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他的主张是舍生取义。苏轼则在赤壁赋用“ , ”表明如果不是自己应得之物,即使一丝一毫也不可获取。7. (6分)古人进谏的方式有直谏、讽谏两种。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周厉王不肯听从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讽谏,最终落得个被国人流于彘的下场。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有善于听劝的耳朵,邹忌的讽谏才能够被采纳。请补写出齐王对进谏者的三种赏赐和齐国的三次变化。(1)“ ”,受上赏;

5、“ ”,受中赏;“ , ”,受下赏。(2)令初下,“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8. (14分)关于人生的感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异曲同工之作。同是感慨人生短暂,曹操在短歌行中以晨露譬喻道“ , ? ,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则用“ , ”感慨人与人交往,俯仰之间就如同一生,极为短暂。在赤壁赋中,苏东坡则以“ , ”这句话,拿时间有限的个人生命同无尽流淌的浩瀚长江来做对比;他还用“ , ”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还借用历史人物曹操的典故,表现人生的无常,他说“ , , , ?”即便是曾经临江斟酒,手执长矛吟诵诗歌的一代枭雄,也会随着时间的消亡而消亡。9. (11分)杜甫在望

6、岳中用“ , ”这一联来以众山之小衬托出泰山的雄伟高大;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来夸说不仅飞来峰高,飞来峰上古塔更高。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来夸说蜀道之高险令人心惊胆颤,类同于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夸张写法;用“ , ”来夸说蜀山无比高峻奇险,类同于毛泽东十六字令中“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夸张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用“ , , ”来描述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情形。10. (14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这样描写四时之景:“ , , , ,山间之四时也”;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以“ , ”用拟人手法描写初秋时节月亮出山的

7、景象;在后赤壁赋中用“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 ”来白描初冬时节的月下赤壁景色。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比喻手法描写庭院中月下竹柏之影,借以描写月光皎洁明亮的句子是“ , ,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手法描写塘上月色的句子是“ , , 。”11. (6分)古代的爱情诗中常运用双关手法,表达起来含蓄又巧妙。 李商隐无题中的“ , ”,赋予“丝”和“泪”双重意义,表现了至死不渝的深长情意。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 ”,也运用了双关,表现采莲女对心上人的真挚爱情。刘禹锡在竹枝词中以“晴”谐音“情”,写下了“ , ”的妙句。12. (6分)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典故来表达内心情

8、志。曹操在短歌行中就多次用典,“ , ”运用了诗经 郑风 子衿的典故来比喻他思慕贤才的心情;“ , ”运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 ”运用了管子 形解中“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的典故表达自己广纳贤才,虚怀若谷的心态。13. (6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 , ”以笼中鸟和池中鱼自比,表现对官场的厌弃之心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中用叠音词来白描乡村恬淡自然景象的诗句是“ , ”。他在饮酒中以“ , ”描写出“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的“冲淡”意境。14. (4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形象地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描绘出红日初升,新春以来的情景,与刘禹锡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5. (10分)衬托有映衬、反衬之分。屈原在离骚中先后以自己的服装之美和帽、剑等佩饰之美来衬托自己的内在人格美的诗句分别是“ , ”;“ ,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蛟龙起舞,寡妇哭泣来衬托箫声悲凉感人的句子是“ , ”。采薇中则用“ , ; , ”的今昔景色的对比来衬托出戍卒归乡时悲喜交集的心情。(如有引用,请尊重原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