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290582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中图版(2019)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景观图和示意图等,观察、识别典型地貌,说明其景观特点,说明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并指出典型地貌的分布等,从而了解其所在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2.了解各种地貌景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此地貌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此地貌的改造等,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人地协调观)3.利用所学探究沉积物的沉积规律,并思考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与当地气候、水文、生物之间的关系。(

2、综合思维)4.运用实验、通过野外观察等,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在野外识别地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重点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难点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西北大漠景观图 使至塞上节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一想:这些景观是怎么形成呢?让学生思考西北大漠是怎么形成的。 从西北大漠形成引出地貌的形成讲授新课(承接)同学们,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貌,那么,各种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四、

3、风沙地貌1.成因:风沙地貌又称风成地貌,是因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图片导入)风沙地貌景观图名词解释:风力作用定义: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作用形式: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和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是指在风的吹蚀及风沙的磨蚀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的过程,简称风蚀。一般风力越大,风力侵蚀越强。风力搬运: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能力,一般与风力的大小呈正相关;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呈负相关。风力堆积:风在搬运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运物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的过程。一般风速减小,堆积作用增强。(图片导入)风力作用地貌

4、景观图2.风沙地貌类型(1).风蚀地貌.成因:风蚀地貌是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类型a.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图片导入)石窝地貌景观图b.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图片导入)风蚀蘑菇景观图c.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的孤立石柱。(图片导入)风蚀柱景观图e.风蚀拱桥(图片导入)风蚀拱桥景观图f.风蚀城堡(图片导入)风蚀城堡景观图g.风蚀残丘(图片导入)风蚀残丘景观图h.风蚀谷地(图片导入)风蚀谷地景观图(2).风积地貌成因: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类型:a.新月形沙丘平面形态如新

5、月,其弧形突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图片导入)新月形沙丘景观图思考:如果你在图片中的地方旅游,遇到大风,你会选择什么地方躲避?(考察风向与沙丘的关系)b.长垄状沙丘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形。(图片导入)长垄状沙丘景观图c.蜂窝状是在多种方向风而风力又比较均势的情形下而形成,地表形态体现为中间低、四周以无一定方向的沙梗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沙窝形态。(图片导入)蜂窝状景观图五、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克罗地亚西北部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在那里发育着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各种奇特地貌。19世纪末,地貌学者司威依奇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

6、区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总称。(图片导入)桂林山水景观图1.喀斯特作用概念:是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图片导入)流水化学溶蚀:CaCO3+H2O+CO2=Ca(HCO3)2流水化学淀积:Ca(HCO3)2=CaCO3 +H2O+CO22.喀斯特地貌(1)概念: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2).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沟、 落水洞、喀斯特漏斗、溶蚀洼地、溶蚀谷地等。(图片导入)喀斯特地貌地貌图a.石芽溶沟之间向上突出的部分(图片导入)石芽景观图b.石林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图片导入)石林景观图c.

7、峰丛、峰林和孤峰(图片导入)峰丛、峰林和孤峰景观图d.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图片导入)溶沟景观图e. 落水洞与天坑多分布在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为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图片导入)落水洞和乐业大围石天坑群景观图f.喀斯特漏斗为碟形、漏斗形和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图片导入)漏斗景观图g.溶蚀洼地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图片导入)溶蚀洼地景观图h.溶蚀谷地峰林中间的宽阔而平坦的谷地。(图片导入)溶蚀谷地景观图i.钙华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

8、淀物。(图片导入)钙华和黄龙景观图.地下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图片导入)地下河与暗河景观图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图片导入)石钟乳、石笋、石柱景观图六、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冰蚀地貌和冰积地貌等(图片导入)冰川地貌景观图1.冰蚀地貌成因:由冰川运动对地表土石体造成机械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有角峰、冰斗、U形谷、刃脊等(图片导入)角峰、冰斗、U形谷、刃脊景观图2.冰积地貌成因:是在冰川运动中或消融时因搬运能力降低,而将其携带的各种岩石碎屑沉积下来形成的地貌。类型:常见的有冰碛地貌(图片导入)冰碛地貌景观图七、各种地貌的开发利用想一想:人类可以把地貌作为自然资源进行

9、开发利用,怎么开发?(图片导入)东北地形图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推测当地的开发模式。(图片导入)东北农业的分布示意图(图片导入)东北畜牧业、林业、种植业对比图种植业:东北地区每年向全国供应商品粮3 000多万吨,约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30%。(图片导入)东北耕地图林业: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31%。(图片导入)东北林地图畜牧业:东北地区现有优质草原牧场面积近3 000万公顷, 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片导入)畜牧业地图想一想:是所有较平坦的区域都发展农业吗?你觉得图中所示地区发展农业对吗?(图片导入)土地利用类型图(图片导入)石漠化景观图石漠化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

10、云贵高原和广西的西北部,石灰岩山地广泛分布。 石灰岩的成土速度很慢,土层瘠薄,土层薄。 石灰岩地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缺乏蓄水能力,生产、生活面临缺水问题。 这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陡坡开荒、乱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石灰岩裸露,成为寸草不生的“白色岩漠”(也叫“石漠化”)。那么,喀斯特地貌要如何开发呢?请提出你的建议!(图片导入)石漠化风景图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才能活动最大利益。活动:对所学的地貌,提出最佳利用方式。(图片导入)地貌利用类型表让学生思考得出成因让学生了解各种名词让学生总结风蚀地貌几个概念以

11、及识别让学生总结出风积地貌的概念以及识别让学生回答喀斯特作用让学生总结地表喀斯特地貌以及识别让学生总结地下喀斯特地貌以及识别让学生总结冰川地貌地貌以及识别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地貌来开发让学生学会据图分析问题得出概念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学会分类地理事物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实验,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根据理论图来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内容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课堂小结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第2课时四、风沙地貌1.成因:2.风沙地貌类型(1).风蚀地貌.成因:.类型:(2).风积地貌成因:类型:五、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2.喀斯特地貌(1)概念:(2).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六、冰川地貌1.冰蚀地貌成因:类型:2.冰积地貌成因:类型:七、各种地貌的开发利用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