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290196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李煜专题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煜专题练习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 裁剪冰结,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X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限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注】此词为宋徽宗赵估于112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者:同“这”。知:不知。和:连。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煜词结句以富有

2、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生动形象,引发读者共鸣。 B.徽宗词开头想象奇妙,把杏花之形比成裁剪薄冰,重叠几层,均匀染上淡淡胭脂。 C.徽宗词“愁苦”之下接一“问”字,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相仿佛。 D.徽宗词上闺先以工笔描绘所见的杏花,然后转为名花易零落、红颜多薄命的感叹。16. 虞美人与燕山亭都抒写故国之思,但相较而言,人们多偏爱前者。请你对“雕栏玉砌”与“杏花”两者进行比较,说明前者更受欢迎的理由。(6分)15.【答案】 B【解析】 冰绡是指轻而薄的绢。16.【答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仅是李煜个人命运哀叹,它还能引发起读者一种家国灭亡的黍离之悲的沧桑感。燕山亭以

3、杏花春暮凋零,比喻词人流徙途中的飘泊凄凉。杏花本应是凄冷的物象,但“胭脂匀注”“艳溢香融”等语句充满浓烈的脂粉气。让人难以一下子转入深切的痛苦,词的“愁苦”抒情又显得不协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临江仙(1)李煜樱桃(2)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1)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2)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4、“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E本词主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全词语言直白浅显,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15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答案:14DE(D项,上片、下片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

5、E项,“直白浅显”不妥,词作语言形象哀婉。)(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15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良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

6、哀怨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秋莺李煜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注】百般:一作“百啭”。 栖迟:悠游栖息。鲁:愚钝,冥顽。缑:即缑氏山,在河南偃师。相传周灵王太子姬晋善吹笙,作凤凰鸣。后于缑氏山巅修道成仙飞升而去,世间不闻其笙。8.与杜甫的“自在娇莺恰恰啼”和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相比,这首诗中的“莺”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9.最后一句,对全诗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8.(5分)杜诗和白诗中的莺都是春莺,是活泼、欢乐、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1分)。而此诗中的黄莺则是秋莺,所以它生不逢时,孤独,哀伤(2分)。它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依然穿过幽深的林子独自漫游。它尽力的鸣叫,声音婉转动听,消散在山林之中。它深黄的身影被淹没在苍茫迷离的秋色中(2分)。(意思对即可)9.(6分)诗的最后一句“露华凄冷蓼花愁”,描写了秋莺现处的环境将要变得不好的景象,用来作上句劝说秋莺归去的理由之一(3分)。以景议事,暗点主旨。以拟想景象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增添了诗的含蓄美(3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