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8327271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5 练习》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复习旧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圆,巩固练习,1,复习旧知,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的面是圆形的。,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有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d=rr,d=2r,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 叫做弧,读作:弧AB。

2、顶点在圆心,两条半径组成的 AOB,叫做圆心角。,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图形都是扇形。,巩固练习,量一量圆的半径和直径。,通过测量,测量出半径的长度或者直径的长度。或者通过半径和直径的数量关系,知道一个量,求出另外一个量。,半径= cm 直径= cm,半径= cm 直径= cm,0.5,1,0.7,1.4,(1)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20厘米,半径是( )分米。 (2)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 )条,( )是最长的一条。 (4)(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5)同圆中,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 )。,填一填。,1,5,

3、无数,直径,圆心,半径,3倍,(1)圆的对称轴一定过圆心。( ) (2)扇形的半径越大,圆心角就越大。( ) (3)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该叉开4 厘米。( ) (4)直径一定比半径大,半径一定比直径小。( ),我是小法官。,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的半径没有关系。,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所画圆的半径。,在同一个圆中,直径一定比半径大,半径一定比直径小。,用圆规画圆。,(1)圆心是点A, 直径是3cm.,(2)圆心是点B, 直径是2.5cm.,(3)在圆心是点A的圆中画出两条圆的对称轴,在圆心是点B的圆中画出一个扇形并涂色。,直径为3cm,则半径1.5cm,直径为2.5cm,则半径为1.2

4、5cm,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然后按要求填空。,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1,2,4,无数,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并且至少要有一条对称轴。并画出一条对称轴。,要求:用圆规和直尺画图。 如:,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1.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也是圆规针尖所在点。,2.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4.在同一个圆中,直径一定比半径大,半径一定比直径小。,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5.

5、使用圆规画圆请记住: (1)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 (2)圆规岔开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而不是直径。,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6.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7.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8.记住圆心角的定义,注意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的半径没有关系。,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谢谢指导,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