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83266441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专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基础练)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红烛(zh)锈蚀(zhu)怒涌(yng)拥护(yng)B情景(jng)情境(jng)力量(liang)量杯(ling)C滚动(gn)衮服(gn)洪涛(to)滔滔(to)D狂飙(bio)寰宇(hun)灵魂(hn)灼热(zh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律吕荫蔽辐射酣畅淋漓B慰籍彷徨铆钉惊心动魄C蕴藏契机脉搏霞蔚云蒸D崭新烟筒罅隙不事雕琢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峨日朵

2、雪峰之侧)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锲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峨日朵雪峰之侧)D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航程周围消溶。/像昼空里的星星。(致云雀)4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限制,

3、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致国内哀鸿遍野。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ABCD6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

4、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7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

5、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8下列关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诗人郭沫若对于力的赞歌,可以看作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B这首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可以“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号角。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严格遵守格律,节奏感很强。随着感情的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D这首诗堪称郭沫

6、若早期“火山爆发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9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10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

7、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中“此刻”和“仅”意蕴丰富,虽历经艰难,可“我”并没有到达最高峰,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终点。B诗人描写的是他在雪峰之侧目睹的一次高原落日美景,用比喻的手法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写得精彩绝伦、如在眼前。在视觉之上,诗人又叠加了听觉描写,滑坡的石砾制造的声响如军旅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诗中所写落日更显壮观。C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D诗歌的最后,诗人给出一个“

8、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一同默享快慰!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而遗憾,深感无奈。11下列对致云雀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节是全诗的总括,作者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其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云雀欢乐歌声的神圣,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B诗歌第二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的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三、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云雀的歌声中。C在诗歌中,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

9、的彩霞也降不下的美雨之类的意象,描绘云雀歌声给人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又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等意象概括云雀明朗、清新,欢悦的特点。D诗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间接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欢欣指的是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12请结合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内容,借助丰富的想象,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一句进行扩展,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峨日朵之雪的特点,不少于150字。_不问耕耘,何求收获?题目就是这些了,你都做对了吗?去对下答案吧。【答案】1【答案】A【解

10、析】A日蚀(sh),拥护(yng)。2【答案】B【解析】B慰藉。3【答案】B【解析】A项,赐于一赐予;C项,锲入一揳入;D项,消溶一消融。故选B。4【答案】D【解析】A项,“你好呵,欢乐的精灵!”是雪莱致云雀中的句子;B项, 致云雀应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应为“峨日朵雪峰之侧”。故选D。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自相矛盾。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此处形容郭沫若在历史剧创造上独创的一种方法

11、。使用恰当。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修饰“联想”,搭配不到。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句中指受伤的鸟类。属于望文生义,使用不当。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句中用来形容王立群教授的学术水平,使用恰当。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该词并非指“容易实现”,句中用来形容“人机对话”的实现,使用不当。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句中用来形容父亲的人品,是恰当的。分析可知,成语使用不当。故选A。6【答案】C【解析】“或非独创意象”错,与前面矛盾。7【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

12、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C项,“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错误,立在地球边放号中,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描写“力”的句子,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故选C。8【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立在地球边上放

13、号这首诗严格遵守格律”错误,这是一首自由体诗,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自由体诗每一行的字数,每一节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故选C。9【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D项,“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错误,应该是“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故选D。10【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

14、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而遗憾,深感无奈”理解错误,诗人没有任何鄙视蜘蛛的意思,相反,在作者眼中,小小的蜘蛛代表着微不足道却不断奋斗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同样值得人们去赞美,去热爱。故选D。11【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间接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错误;作者在诗歌的最后是直接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