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

上传人:阳光****活 文档编号:183264115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4)1、【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吉祥(j)棱角(1ng)狡黠(xi)长吁短叹(x)B、浸润(in)蓦然(m)腈纶(qng)残碑断碣(ji)C、喟叹(ku)愤慨(ki)盥洗(gun)呱呱坠地(gu)D、阻挠(n0)女娲(w)咯血(k)戛然而止(ji)答案:D2、【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坐落松弛协奏曲融会贯通B、扫描诙谐天然气振耳欲聋C、博弈巨挚殊不知毋容置疑D、竞标临摹吓马威门庭若市答案:A3、【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

2、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_加以评比的。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_罢了。3分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C、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D、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量齐观相提并论答案:C4、【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3分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B、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的都是朱自清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诗经出师表陋室铭D、鲁迅的故乡是散文,契诃夫的变色龙是小说答案:

3、C5、【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B、2021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个全新图书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

4、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答案:C6、【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3分A、射之,豕人立而啼B、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既来之,则安之答案:A7、【单选题】以下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暗喻)B、别看我眼瞎,可我心不瞎(拈连)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偶)D、部落之民,控弦十万(借喻)答案:B8、【单选题】下列名家合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白”指元稹、白居易B、“小李杜”指李贺、杜牧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D、“高岑”指高适、岑参答案:B9、【单选题】下列各

5、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答案:A10、【单选题】下列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最能炒鱿鱼的五种人B、工资多少不再老板说了算C、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D、儿子老子与他的哥哥弟弟答案:B11、【单选题】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6、、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答案:D12、【单选题】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答案:A13、

7、【单选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答案:D14、【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答案:B15、【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C16、【单选题】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凶其身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答案:C17、【多选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五四运动后,因其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也毫不逊色B、鲁迅先生模样既不洋派,也不老派,和同时代文人学者相比,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C、鲁迅先生的相貌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从根本上讲,这是历史给予鲁迅的地位D、鲁迅先生说自己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和自信E、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相貌一样,既文气逼人,又不嚣张答案:C,E18、【简答题】请简要分析

9、第段画线部分对刻画鲁迅形象所起的作用。3分解析:(1)表面上是描写周恩来这样优异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儒雅凝练为西方人所不及,实际上是映衬鲁迅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为西方文豪所不及。(2)说明鲁迅文气逼人而不嚣张的相貌是其内在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19、【简答题】为什么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种说法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得到印证吗?请以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进行探究。4分解析:第一问:相貌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个性和内在精神气质。第二问答案示例:可以得到印证。从祝福中祥林嫂不同阶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精神状态和命运的变化。对刚到鲁镇的祥林嫂的描写(“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10、模样还周正”、“又只是顺着眼”),说明她此时虽然新寡,但对生活还未丧失信心。到祥林嫂再寡丧子之后,出现在读者眼前的祥林嫂,外貌发生了变化(“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精神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待到祥林嫂捐门槛而仍未改变命运并被赶出鲁家之后,其外貌再次发生了变化(“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此时已精神崩溃,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坠入悲剧的深渊。20、【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

11、,长歌楚天碧。注这是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夜榜:夜航。(1)请结合具体意境,对“夜榜响溪石”进行赏析。(4分)(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8分解析:(1)诗人在天黑的宁静中,荡着小船归来,夜船触溪石而发出声响。这里以有声表现无声,烘托出诗人“溪居”之所静谧的氛围,反衬了四周环境的寂静。这看似随意的一笔,深合高超的艺术辩证法。(2)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

12、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21、【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做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13、,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0分解析:【范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在生活中,你是否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我该相信谁的话呢?又是否问过自己:是相信别人重要,还是相信自己重要呢?实际上,相信别人和相信自己一样重要。我们既不认同固执、自傲,也不认同懦弱,毫无主见。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人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要他学什么,他就学什么,自己毫无主见。你生下来难道是为父母而活的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总有一天你要离开父母,走上社会;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去世,他们就无法再告诉你

14、该如何去做。所以你必须相信自己,把自己投入到社会中去锻炼,去摸索。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中体现真正的自我,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如果缺乏自信,你就无法体味人生的真谛,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你就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成为一个无用之人。因为充满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利伟。作为一名飞行员,如果他对自己不够自信,怎么可能成为中国的“太空第一人”。因此,我们应当拥有自信,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但是仅仅相信自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相信别人,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路如此漫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不犯错误,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尽量完美。这个时候,光靠自信,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听取他人意见,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就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话,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他老师的批评,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注意相信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所以,在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同时,也要记住一句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会计职称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