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83262058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问卷)(卷面分值: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然最初“姓”“氏”之称是不同的,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个词。姓立生于前,氏出现在后。“氏”本义为根柢,人们的姓氏标志着祖宗的来源,也是一种根柢,所以“氏”顺理成章地引申为姓氏的

2、专用字。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是繁衍后代、保证氏族延续的主体,地位崇高。那时,生女则留在族里继续生儿育女,延续族群;生男则要分出去倒插门“嫁”到别的部落另立门户,就产生了“氏”。所以,“氏”是姓的分支,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至伏羲氏族社会时期,一祖所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一个部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散居各地。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原姓之外,为了相互区别并表示自己的特性,便要取一个称号,这称号就是“氏”。所以,上古有姓又有氏,姓为氏之本,氏是姓的分支,可以自立,能够改变。到了夏、商、周时期,氏族制度渐被阶级制度代替,于是便有了“天子建德,因生

3、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的做法,就是说一个氏从大宗分出来,另立门户要经天子认可。至周代,由于大规模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封国之名为氏;而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也以受封之国的名称为氏。三代时只有贵族才能有氏,贫贱者则有名无氏,于是“氏”就成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一般平民,则只能以其职业相称,如“庖丁”就是对一个叫“丁”的“厨师”的称呼。所以通志氏族略有“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之说。周代姓氏制度是宗法制度的一部分,“礼不娶同姓”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姓同根,异氏同源,女子称娃,男子称氏,氏同姓不同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则不可以通婚。姓

4、不能变而氏则可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父子两代可以不同氏。姓氏与人名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名字。例如孔子,子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为孔丘,而不叫子丘。也正由于“氏”表示根柢,古代又常用在远古的帝王、国名国号、朝代后作为称呼,如神农氏、夏后氏等等。后也用在官职、姓名、亲属后表示尊称,如太史氏、左氏、舅氏母氏等等。姓、氏相别的制度沿用到秦朝时,由于西周封建宗法制度瓦解,旧的姓氏制度也遂被废除。姓和氏的区别已不明显。至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而为一,从此姓与氏合用并称不再区分,使用起来简单省事,无贵贱之别,皆可用以别婚姻。但在特殊场合,姓和氏的使用仍有些区别。例如在族谱或家

5、谱题名上,则只能题某氏族谱或某氏家谱。这是因为“氏”在古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族谱、家谱是记录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题名只能用“氏”。(摘编自谷衍奎浅说“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古以来,“姓”“氏”之称不同,出现时间不同,但都被中国人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B.上古“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派生出的不同支系的称号。C.“氏”可以自立,也可随着封邑、官职等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父子两代可有不同的姓氏。D.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把姓氏混而为一,借此废除了姓氏制度,姓与氏开始合用并称。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姓氏对华夏子孙家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这是文章论述姓氏关系及其作用的前提。B.文章第三段以“庖丁”的称呼为例,论证了三代时“氏所以别贵贱”的阶级功用。C.文章把父系氏族制度时期与阶级制度时期进行对比,重点论证后- -时 期氏的作用。D.文章论证结构严谨,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接着纵向深人,最后进行补充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它的产生、变化等均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制度有关。B.氏的本义为根柢,后作为姓氏的专用字以示区分,如孔丘、神农氏、太史氏、左氏等。C.氏是周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既区别了子孙之所由出,也区别了不同阶级。

7、D.族谱或家谱题名只能用“氏”,源于古代只有男子称氏,氏体现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连日来,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人口普查意义重大。于国,通过普查获取的人口数据,可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规律,进而深入贯彻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于民,幼儿园学位应该有多少、社区应建几个公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借助准确数据作出决策。换言之,人口普查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事关每个人的切身

8、利益。从1953年到2020年,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人口普查见证着时代变迁,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铿锵脚步。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非同寻常。此次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的一次重大调查,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透过它可以触摸鲜明的时代印记,感受浓郁的时代气息。(摘编自人口普查见证时代变迁,人民日报2020年9月25日)材料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依法行政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普查目的、普查原则、普查任务、普查对象、普查范围、普查的组织实施等作出

9、了明确规定。根据条例,今年实施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可以由普查员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入户登记数据直接上报,也可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同时,此次普查还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通过在普查指标设置中增加公民身份号码的方式,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为充分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赢得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条例在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权利方面作了严格规定。条例还规定,人口普查对象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资料。 (摘编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取电子化方式不必担心信息泄露,经济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三全国第七次人口

10、普查已经正式开展,普查员对管辖区域内普查对象是否在家、何时在家等情况并不了解,“敲门无人应”成了普查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国家电网公司在“网上国网”APP中推出的“e普查”辅助工具成为人口普查的“得力助手”。经实名认证后,普查员便可使用“e普查”扫描管辖范围内居民的电表,获取该户“用电码”,红、橙、绿三色分别表示近一个月未用电、间歇用电、正常用电,以精准识别空置户、“候鸟”人群、正常户三类情况。 (摘编自天津:电力大数据助力人口普查“少跑腿”,新华网2020年11月2日)材料四“德国人口普查推迟一年。”据德新社11月初报道,由于新冠疫情,原定于2021年5月16日开始的人口普查推迟一年进

11、行。俄罗斯原本要在今年进行人口普查,由于疫情,决定10月1日先在偏远地区启动。主要阶段的工作于明年4月份开展,并计划使用数字技术。“虽然人口普查花费巨大,但仍要定期进行。”俄真理报称,“不查清相关情况就很难制定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计划”。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也因疫情将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推迟。进行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耗资不菲,美国今年的普查成本估计为160亿美元左右。英国甚至有可能因成本问题而打算让2021年的人口普查成为最后一次,英国官方预计明年的人口普查成本将超过9亿英镑。(摘编自人口普查,世界大国扎堆“摸家底”,环球网 2020年11月17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2、项是(3分)A.国家通过人口普查工作掌握全国人口数据,把握人口变化规律,更好地贯彻和践行发展理念和思想,以作出宏观决策,意义深远。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2010年6月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展开,既保障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也规定其应尽的义务。C.我国将电力大数据用到本次人口普查工作中,通过用电量识别普查对象的居住情况,这是电子化普查方式科学高效运用的体现。D.虽受疫情影响,但俄罗斯人口普查仍将进行,他们计划分步展开,全方位使用数字技术,掌握情况以便制定各领域的发展计划。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我国人口普查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从第一次到第七次

13、,人口普查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也决定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B.材料二体现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字化时代特征:普查员和普查对象均可使用电子设备上报数据,还实现了人口普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的关联。C.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摸清“人口家底”对各国制定发展计划十分重要,但巨额普查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人口普查工作的进行。D.综合以上材料,受新冠疫情影响,德国、印度等国推迟人口普查工作,而我国则能如期、顺利进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防疫工作效果显著。6.如何确保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质量?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4、完成79题。傻子阿城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吃罢饭,我站起来告辞,严行也说回去了,老李两口子和小雯儿送出来。老李两口子一叠声地让严行常来,小雯儿不说话。严行答应着,刚要走,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哎”老李呵呵笑着,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作品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看傻子是“我”了解社会人情的一个窗口,开篇“我”对傻子的认识与区分推动了情节发展。B.从老李家的整洁,待客的周到,还有对傻儿的关照和对女儿相亲一事的张罗

15、上看,老李的爱人是一位勤快、贤慧的女性。C.小说塑造人物时多采用细节描写,比如文中傻儿突然出现时众人不同的反应,就生动表现出在场每个人丰富的内心活动。D.小说通过对老李一家生活的讲述,表现出作者对不取巧、心宽心正人格的肯定,对社会中残疾家庭隐痛的人道主义关怀。8.文中多次提到了“体面”,老李的“体面”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文中老李两次谈论“骨力”前后矛盾,你怎样理解这种矛盾?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刘毅,字希乐,彭城沛人也。曾祖距,广陵相。叔父镇,左光禄大夫。毅少有大志,不修家人产业,仕为州从事。桓玄篡位,毅与刘裕、何无忌等起义兵,密谋讨玄。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阵。时东北风急,义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奔散。玄既西走,裕以毅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与何无忌等蹑玄。毅乘风纵火,尽锐争先,玄众大溃,烧辎重夜走。及玄死,桓振、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玄将冯该以兵会振,毅进击,为振所败,退次寻阳,坐免官,寻原之。刘裕命何无忌受毅节度,无忌以督摄为烦,辄便解统。毅疾无忌专擅,免其琅琊内史,无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